<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磨治的詩詞(69首)

    41 《初寒病中有感》 宋·陸游

    楚水楓林霜露新,白頭一叟正吟呻。
    牛衣未起王章疾,馬磨何傷許靖貧。
    治道本來存簡冊,神州誰與靜煙塵?新亭對泣猶稀見,況覓夷吾一輩人!

    42 《頭陀贊》 宋·黃庭堅

    梵語頭陀,華言抖擻。
    凈一真心,振三毒垢。
    如來親試,迦葉稱首。
    圣教推崇,哲人遵守。

    43 《孫主簿惠上黨寺壁胡霈然書墨跡一匣》 宋·梅堯臣

    上黨佛祠何可觀,開元瑞物圖高閣。
    又有長廊古壁上,復是名輩題丹雘。
    當時泥用絲作筋,意欲千載無剝落。
    書奇畫妙了不識,訛傳墨土能治瘧。

    44 《答衍師見贈》 明·高啟

    衍師本儒生,眉骨甚疏峭。
    軒然出人群,快若擊霜鷂。
    早嘗垂長紳,挾冊誦周邵。
    欲陳興壞端,往應乞言詔。

    45 《道士王元之以詩為贈多見哀勉因以古詩為答》 宋·王令

    利劍不刺鼠,大釣不聯鮞。
    天昏白日沉,劍決浮云披。
    地蕩海水搖,釣引九鯨縻。
    固其用不常,安得易用為。

    46 《西岡僦居》 宋·文同

    出官在秦蜀,始末凡十年。
    所治得公宇,靡不完且堅。
    中堂與挾廊,角翼相鉤聯。
    領屬僅十口,出處皆安便。

    47 《奉送少訥還青神》 宋·文同

    濕云堆空泄淫雨,日與三嵎氣相軋。
    春陽沈伏不得動,萬木屈蘗草藏茁。
    叢岡復嶺誰敢度,旦暮寒雞叫泥滑。
    少訥胡為犯此苦,特念我困來省察。

    48 《平江顏侍郎挽詩》 宋·周必大

    吳門自古俊髦多,中外推公政事科。
    議禮不妨豐酒課,治繁猶暇講禪那。
    榻前屢記宣除目,川上遙憐逐逝波。
    底用鐫碑紀廉直,鄉評正自不消磨。

    49 《群玉殿賜宴》 宋·蔡襄

    治道承炎歷,皇基亙萬年。
    深仁涵海岳,至德著坤乾。
    文物歸元首,臣鄰必巨賢。
    蓼蕭思及下,奕葉力追先。

    50 《皇極經世一元吟》 宋·邵雍

    天地如蓋軫,覆載何高極。
    日月如磨蟻,徃來無休息。
    上下之歲年,其數難窺測。
    且以一元言,其理尚可識。

    51 《兼道攜古墨來墨面龍紋墨背識云保大九年奉敕》 宋·劉子翚

    長春殿古生荊薈,猶有前朝遺物在。
    錦囊珍重出玄圭,雙虬刻作蜿蜒態。
    枯皮剝制弄幾刓,斷玦精堅磨不殺。
    吾聞李氏據江左,文彩風流高一代。

    52 《奉和御製玉清昭應宮天書閣告成》 宋·夏竦

    飚馭告期宵寤協,紫虛疇德秘符呈。
    誕膺顧諟營恭館,仰悟威神奉太清。
    密石礱磨鳩郢匠,非煙騰瑞集周禎。
    上侔帝闕規模麗,遠掩迎年憲度明。

    53 《餞寄定海交代》 宋·陳造

    縣尹古子男,今不一錢直。
    低摧奉簡書,偵伺常屏息。
    白簡與按間,歲月供彈劾。
    當路雖所懼,奸民巧狙擊。

    54 《送蕭德起赴召》 宋·鄭剛中

    □□□□□,□□□中原。
    人駿涉沙漠,春風移十年。
    壯士磨寶劍,怒氣常裂肝。
    荊湘跨閩浙,米貴仍無錢。

    55 《寄南安李使君三章》 宋·趙蕃

    臼搗紛紛何所如,碾成更自治家模。
    不盡粉身兼碎骨,為看落雪又霏珠。
    體用同歸人力致,粗精孰愈磨工夫。
    舊聞此物獨君地,要伴筆床能寄無。

    56 《寄周畏知》 宋·趙蕃

    書疏雖能數,飄零可奈何。
    每懷談緒遠,更益鬢絲多。
    治行今難及,聲名保不磨。
    公寧免騰踏,我乃愿婆娑。

    57 《送陳彥群》 宋·葉適

    雨洗蝗蝻余,涼生萬虐后。
    今朝江上峰,凈失棼霧垢。
    舉觴忻有屬,餞我同年友。
    平居多契闊,遠別方嗟咎。

    58 《送劉煉師歸》 宋·仇遠

    云中雞犬隨淮南,手攀桂樹歌小山。
    鴻賓秘書在玉枕,有高尚者還童顏。
    卯金家世學仙子,半生游山磨屐齒。
    懶耕白云種瑤草,南去持竿釣湘水。

    59 《庸庵尚書至自滬三月八日攜猶子子式命汽車招》 近代·陳三立

    客久看遍門前山,兀倚湖光壁掛杖。
    花時臺館頗照眼,亦依蜂蝶媚尋丈。
    尚書禊約竟臨存,張飲聯吟付雙槳。
    發興攜為玲瓏游,魂迎草樹初旭朗。

    60 《林戶求明道堂詩二首》 宋·陳淳

    秉彝同是得天生,道在其中本自明。
    氣為稟來微有蔽,欲因感處復多萌。
    磨礱須到十分粹,克治全教一味清。
    從此洞然無別體,真元輝露日光星。

    * 關于磨治的詩詞 描寫磨治的詩詞 帶有磨治的詩詞 包含磨治的古詩詞(6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