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磨教的詩詞(144首)

    21 《拜明教塔》 宋·釋智朋

    如說而行炳日星,回瀾一柱屹亭亭。
    湖邊安得磨崖石,只刻尊僧篇作銘。

    22 《抑》 先秦·佚名

    抑抑威儀,維德之隅。
    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職維疾。
    哲人之愚,亦維斯戾。
    無競維人,四方其訓之。

    詩經

    23 《感遇詩三十八首》 唐·陳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陽始代升。
    圓光正東滿,陰魄已朝凝。
    太極生天地,三元更廢興。
    至精諒斯在,三五誰能征。

    24 《賦得西戎獻白玉環》 唐·張惟儉

    當時無外守,方物四夷通。
    列土金河北,朝天玉塞東。
    自將荊璞比,不與鄭環同。
    正朔雖傳漢,衣冠尚帶戎。
    幸承提佩寵,多愧琢磨功。
    絕域知文教,爭趨上國風。

    25 《送惠師(愈在連州與釋景常、元惠游·惠師即元惠也)》 唐·韓愈

    惠師浮屠者,乃是不羈人。
    十五愛山水,超然謝朋親。
    脫冠剪頭發,飛步遺蹤塵。
    發跡入四明,梯空上秋旻.

    26 《送靈師》 唐·韓愈

    佛法入中國,爾來六百年。
    齊民逃賦役,高士著幽禪。
    官吏不之制,紛紛聽其然。
    耕桑日失隸,朝署時遺賢。

    樂府寫柳

    27 《秋齋獨坐寄樂天兼呈吳方之大夫》 唐·劉禹錫

    空齋寂寂不生塵,藥物方書繞病身。
    纖草數莖勝靜地,幽禽忽至似佳賓。
    世間憂喜雖無定,釋氏銷磨盡有因。
    同向洛陽閑度日,莫教風景屬他人。

    28 《秋齋獨坐寄樂天兼呈吳方之大夫》 唐·劉禹錫

    空齋寂寂不生塵,藥物方書繞病身。
    纖草數莖勝靜地,幽禽忽至似佳賓。
    世間憂喜雖無定,釋氏銷磨盡有因。
    同向洛陽閑度日,莫教風景屬他人。

    29 《答盧仝結交詩》 唐·馬異

    有鳥自南翔,口銜一書扎,達我山之維。
    開緘金玉煥陸離,乃是盧仝結交詩。
    此詩峭絕天邊格,力與文星色相射。

    歸隱頌揚抒懷壯志未酬

    30 《江邊四十韻(此后并江陵時作)》 唐·元稹

    官借江邊宅,天生地勢坳。
    欹危饒壞構,迢遞接長郊。
    怪鵩頻棲息,跳蛙頗混淆。
    總無籬繳繞,尤怕虎咆哮。

    31 《歲暮言懷》 唐·白居易

    職與才相背,心將口自言。
    磨鉛教切玉,驅鶴遣乘軒。
    只合居巖窟,何因入府門。
    年終若無替,轉恐負君恩。

    32 《戲高侍御七首》 唐·段成式

    百媚城中一個人,紫羅垂手見精神。
    青琴仙子長教示,自小來來號阿真。
    七尺發猶三角梳,玳牛獨駕長檐車。
    曾城自有三青鳥,不要蓮東雙鯉魚。

    33 《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 唐·陸龜蒙

    櫛發涼天曙,含毫故國情。
    歸心一夜極,病體九秋輕。
    忽起襜褕詠,因悲絡緯鳴。
    逢山即堪隱,何路可圖榮。

    34 《圣政紀頌》 唐·來鵠

    三皇不書,五帝不紀。
    有圣有神,風銷日已。
    何教何師,生來死止。

    35 《下第獻所知三首》 唐·李山甫

    偶向江頭別釣磯,等閑經歲與心違。
    虛教六尺受辛苦,枉把一身憂是非。
    青桂本來無欠負,碧霄何處有因依。

    36 《贈鏡湖處士方干二首》 唐·曹松

    包含教化剩搜羅,句出東甌奈峭何。
    世路不妨平處少,才人唯是屈聲多。
    云來島上便幽石,月到湖心忌白波。

    37 《奉和宮傅相公懷舊見寄四十韻》 唐·徐鉉

    謝傅功成德望全,鸞臺初下正蕭然。
    摶風乍息三千里,感舊重懷四十年。
    西掖新官同賈馬,南朝興運似開天。

    38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39 《z6光大師草書歌》 唐·貫休

    雪壓千峰橫枕上,窮困雖多還激壯。
    看師逸跡兩相宜,高適歌行李白詩。
    海上驚驅山猛燒,吹斷狂煙著沙草。

    40 《謝人惠端溪硯》 唐·齊己

    端人鑿斷碧溪潯,善價爭教惜萬金。
    礱琢已曾經敏手,研磨終見透堅心。
    安排得主難移動,含貯隨時任淺深。
    保重更求裝鈿匣,閑將濡染寄知音。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詠物贊美品格

    * 關于磨教的詩詞 描寫磨教的詩詞 帶有磨教的詩詞 包含磨教的古詩詞(14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