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碧蘚的詩詞(176首)

    101 《水龍吟 秋水泛舟》 元·吳存

    陶公三尺漁梭,十年來蘚枯塵壁。
    無端夜半,風雷入夢,曉痕猶濕。
    起喚蘭橈,荻花蕩漾,黏天晴碧。
    望芝云一點,爛銀盆里,青螺眼中堪識。

    102 《次韻》 宋·葉茵

    懶作千年調,偷閒得幾回。
    吟壇元不峻,俗駕可曾來。
    蘚碧墻陰合,榴紅屋角開。
    枕肱真樂在,飲水當傳杯。

    103 《效杜甫七歌在長洲縣作》 清·余懷

    有客有客字船子,平生赤腳踏海水。
    身經戰斗少睡眠,功名富貴徒為爾。
    自比稷契何其愚,非薄湯武良有以。
    嗚呼一歌兮歌激昂,日月慘淡無晶光。

    104 《陪守齋至玉湖書院作》 宋·陳鑒之

    天垂大溪碧,近樹齊遠山。
    水氣涵野色,縹緲亭數間。
    維昔文節公,孤標凜群奸。
    飄然兩屐齒,云巖遍躋攀。

    105 《答清江錢大尹問合皂山中景》 宋·陳孟陽

    形如合皂對清江,吳漢神仙古道場。
    玉像靈多民受賜,天書歲久墨猶香。
    絳霞密鎖靈仙館,碧霧輕籠正一堂。
    蒼蘚斕斑雙鯉石,寒泉澄湛九龍塘。

    106 《和高季明玉溪曉步》 宋·陳興宗

    物外有佳趣,塵中勞苦形。
    芒鞋枝短藜,快哉得松扃。
    蘿蔓猿狙懸,古磴苔蘚青。
    龍出正為雨,碧潭如畫屏。

    107 《洋州》 宋·韓億

    梁州鄰左右洋川,氣候融融別是天。
    地僻過冬稀見雁,箐深初夏已聞蟬。
    鄉風與蜀微相似,驛路見秦舊接連。
    駱谷轉山圍境內,漢江奔浪繞城邊。

    108 《煉丹井》 宋·胡融

    荒巔有野井,古意豁冥搜。
    蘚石已摧剝,云蘿閟清幽。
    憶昔抱樸翁,煉液棲高丘。
    朝飲井中泉,暮濯井下流。

    109 《均慶寺》 宋·季咸

    一方靈跡兩峰間,左右芒山與碭山。
    勝地昔曾鐘王氣,高僧誰此掩禪關。
    翚飛巍殿煙瓴碧,翠削層崖苔蘚斑。
    千古英雄無處問,嶺頭依舊白云閑。

    110 《次朱文公廓然亭韻》 宋·李倜

    清晨出西郊,危徑甃滑石。
    徐登九日山,眼觀天地窄。
    滄溟渺無涯,云林森削壁。
    徙倚極遐觀,感今懷往昔。

    111 《祀馬將軍竹枝辭》 宋·馬之純

    倒指于今四百年,竹間祠宇尚依然。
    藤蘿掛木長如旆,苔蘚侵堦碧似錢。

    112 《寄題武夷》 宋·聶鐵峰

    秋香扶我過仙家,□大眠云石逕斜。
    九曲溪山閑日月,萬年宮殿老煙霞。
    吟筇尚帶瑤階蘚,渡舫曾撐翠竹沙。
    回首云深何處覓,洞簫吹落碧巖花。

    113 《浯溪圖》 宋·釋德止

    夷途勿拋控,拋探馬多失。
    挹水勿極量,極量器多溢。
    安史起天寶,轉戰竟奔北。
    辭臣獻頌詩,要垂萬世則。

    114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115 《聞龍學平昔曾游川西湖有詩以寄之》 宋·張徽

    河勢橫斜帶地形,碧油具旆昔常經。
    驛名未改風塵黑,碑字猶存雨蘚青。
    蘆福園林僧杳渺,擷芳洲渚妓娉婷。
    汝南一值賢人降,分野于今占德星。

    116 《游石窗》 宋·趙汝績

    玉妃箋天收雪權,東皇領春行人寰。
    恍如身在五云表,游到海上神仙山。
    翠鳳婀娜竹夾道,蒼龍偃蹇松當關。
    壽藤絡崖半青白,文蘚繡徑全斕斑。

    117 《贈故大同府節判魏張公祝入祠七十韻》 明·盧柟

    魏博富才藪,儲英斷幽顯。
    金璞無留精,虎豹澄視眄。
    文章兩漢際,墨跡蒼頡篆。
    多賢信足征,特秀殊異撰。

    118 《西山詩次李賓之韻(壬辰年十二月)》 明·陸釴

    蚃蚃分陰陽,乾清已高發。
    順哉地漫衍,乃復有凌越。
    于地起峰巒,如人有筋骨。
    敷與意何休,敦圉勢不杌。

    119 《甲寅春日江村即事三十首(錄十二首)》 未知·謀[B16J]

    沙明水碧映郊墟,地近先人墓下廬。
    澗冷露絺香易薦,林喧風木恨難除。
    泣殘烏鳥山原靜,臥去麒鱗石蘚疏。
    野奠歲時經伏臘,村中來往有柴車。
    ¤

    120 《過田州故城(即唐朔方軍也)》 明·齊之鸞

    河外軍藩麥秀中,唐兵昔數朔方雄。
    韓公北輯三城路,至德中興一旅功。
    番刻勁銷春蘚碧,漢花秾映寺門紅。
    高云不罩田州塔,水鶴歸巢戛暮空。

    * 關于碧蘚的詩詞 描寫碧蘚的詩詞 帶有碧蘚的詩詞 包含碧蘚的古詩詞(1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