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碧紗的詩詞(347首)

    81 《都下追感往昔因成二首》 宋·晁沖之

    少年使酒走京華,縱步曾游小小家。
    看舞霓裳羽衣曲,聽歌玉樹后庭花。
    門侵楊柳垂珠箔,窗對櫻桃卷碧紗
    坐客半驚隨逝水,主人星散落天涯。

    82 《拆簡復外》 元·吳仁叔妾

    碧紗窗下拆緘封,一紙從頭徹尾空。
    料想仙郎無別意,憶人長在不言中。

    83 《寄外》 宋·劉彤

    碧紗窗外一聲蟬,牽斷愁腸懶盡眠。
    千里才郎歸未得,無言空撥玉粘煙。

    84 《古斷腸曲三十首》 宋·周端臣

    金風幾日老庭莎,經下窗櫺換碧紗
    天氣已涼人尚還,晚妝羞戴麗秋花。

    85 《席上次韻》 宋·萬俟紹之

    東風幾度客京華,今日飄零天一涯。
    無奈剛腸欺竹葉,幸因清坐對梅花。
    更長不覺銷銀燭,寒峭從教透碧紗
    語到前朝行樂處,綠楊深院是誰家。

    86 《摸魚子·買陂塘旋栽楊柳》 元·馬熙

    買陂塘旋栽楊柳,平堤檢校公務。
    近來不用新沙筑,屐齒要深苔雨。
    蘭藝渚。
    植桂樹團團,宛在池中嶼。

    87 《和新市雜詠》 宋·趙希逢

    醉來援筆壁飛鴉,他日還能罩碧紗
    卻喜樽前低笑道,長安何處沒閑花。

    88 《橫塘春泛》 明·王世懋

    吳姬小館碧紗窗,十里飛花點玉缸。
    臘屐去尋芳草路,青絲留醉木蘭。
    山連暮靄迷前浦,云擁春流入遠江。
    棹里橫塘聽一曲,煙波起處白鷗雙。

    89 《近造浮屠之悟空者睹君謨省主給事留題詩板列》 宋·葛密

    昔年詩板著蓮宮,筆力雄豪墨彩豐。
    不日三階平國政,山僧應待碧紗籠。

    90 《九日登浮屠》 宋·顧禧

    浮屠百尺絕花塵,一望霜林暮色勻。
    嘯傲自然能遠俗,步趨何必不隨人。
    參軍帽落嘲誰解,□□□殘草作茵。
    卻羨東籬陶處士,菊花猶插碧紗巾。

    91 《答外》 宋·郭暉妻

    碧紗窗下訓緘封,盡紙從頭入尾空。
    應是仙郎懷別恨,憶人全在不言中。

    92 《盤墅·思親》 宋·黃由

    才到松陵即是家,仙翁詩句發天葩。
    鈍才不及賡余韻,留取時時罩碧紗

    93 《仙水廟》 宋·林云

    天風吹我上瑤臺,滿眼煙霞掃不開。
    藥灶無丹人已去,洞霄有樹鶴還來。
    溪聲晴帶三秋雨,山色青無半點埃。
    更愛夜深清夢斷,碧紗明月映蒼苔。

    94 《托宿孤山道觀》 宋·邵棠

    弊裘相伴宿煙霞,燒藥余香戀碧紗
    客里不知春幾許,起來和月數梅花。

    95 《題馬遠畫梅四幅》 宋·楊娃

    夭桃艷杏豈相同,紅潤姿容冷淡中。
    披拂輕煙何所似,動人春色碧紗籠。

    96 《效王建詩體三首》 宋·趙希丙

    銀釘未徹碧紗窗,秋入樓心送斷腸。
    誰念纈花簾不卷,檐前收下玉玎珰。

    97 《詠神樂觀梅花》 明·陳束

    素質舒玄圃,清芬裊碧紗
    自將幽獨意,不逐艷陽華。
    避暖遲開葉,凌寒早著花。
    瓣輕飄易墮,枝曲影從斜。
    雜雪明春砌,隨風入暮笳。
    何須飛寶靨,長此奉仙家。

    98 《新秋示盛伯宣》 明·劉泰

    暑退新涼透碧紗,砧聲不斷是誰家。
    酒醒小立殘陽里,閑數籬邊紫豆花。

    99 《破窗風雨圖》 明·牛諒

    風雨東南接漏天,客窗吹破碧紗煙。
    十年世事關心曲,一片秋聲到枕前。
    花落不妨尊有酒,客來未覺坐無氈。
    老予曾覓蘇端隱,藜杖春泥綠水邊。

    100 《挽詩》 明·沈華鬘

    悠悠泉路月為家,寂寂春風夢碧紗
    自是空思腸斷處,歸來煙雨送殘花。

    * 關于碧紗的詩詞 描寫碧紗的詩詞 帶有碧紗的詩詞 包含碧紗的古詩詞(34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