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碧嶺的詩詞(339首)

    161 《番禺調笑》 宋·洪適

    句隊蓋聞五嶺分疆,說番禺之大府;一尊屬客,見南伯之高情,摭遺事于前聞,度新詞而屢舞。
    宮商遞奏,調笑入場。
    羊仙黃木灣頭聲B278B278然。
    碧云深處起非煙。

    162 《梅花引》 宋·朱雍

    梅亭別。
    梅亭別。
    梅亭回首都如雪。
    粉融融。

    163 《水調歌頭(桂林集句)》 宋·張孝祥

    五嶺皆炎熱,宜人獨桂林,江南驛使未到,梅蕊破春心。
    繁會九衢三市,縹緲層樓杰觀,雪片一冬深。
    自是清涼國,莫遣瘴煙侵。
    江山好,青羅帶,碧玉簪。

    164 《菩薩蠻(林柳州生朝)》 宋·張孝祥

    史君家枕吳波碧。
    朱門鋪手搖雙戟。
    也到嶺邊州。
    真成汗漫游。
    歸期應不遠。
    趁得東江暖。
    翁媼雪垂肩。
    雙雙平地仙。

    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七夕節記夢思鄉

    165 《菩薩蠻(題蓮花庵)》 宋·呂勝己

    嶺猿嘯罷千山碧。
    小庵虛室團團白。
    庵在小山頭。
    從來少客游。
    道人方打坐。
    舉袖來迎我。
    問我此來因。
    拈花與道人。

    166 《攤破浣溪沙》 宋·石孝友

    落日秋風嶺上村。
    全稀過雁少行人。
    正是悲傷愁絕處,更黃昏。
    漠漠野煙生碧樹、漫漫衰草際黃云。
    借使昔人行到此,也銷魂。

    167 《水調歌頭(餞提舉陳秘丞)》 宋·徐鹿卿

    嶺嶠轉和氣,英蕩挾新涼。
    登車攬轡慷慨,風采肅臺綱。
    第一澄清官府,次第咨詢民瘼,余事到囷倉。
    謹勿養稂莠,莠盛稻苗傷。

    168 《水調歌頭》 宋·葛長庚

    一個江湖客,萬里水云身。
    鳥啼春去,煙光樹色正黃昏。
    洞口寒泉漱石,嶺外孤猿嘯月,四顧寂無人。
    夢魂歸碧落,淚眼看紅塵。

    169 《滿江紅(丁丑登均州武當山)》 宋·李曾伯

    鎮日山行,人倦也、馬還無力。
    游歷處,總堪圖畫,足供吟筆。
    澗水綠中聲漱玉,嶺云白外光浮碧。
    信野花、啼鳥一般春,今方識。

    170 《水龍吟·過秋壑湖上舊居寄贈》 宋·吳文英

    外湖北嶺云多,小園暗碧鶯啼處。
    朝回勝賞,墨池香潤,吟船系雨。
    霓節千妃,錦帆一箭,攜將春去。
    算歸期未卜,青煙散后,春城詠、飛花句。

    171 《六州歌頭》 宋·劉辰翁

    后半月聞報,賦此。
    向來人道,真個勝周公。
    燕然眇。
    浯溪小。

    172 《括摸魚兒》 宋·林正大

    泛松江、水遙山碧,清寒微動秋浦。
    霜云霽色橫無際,別鵠驚鴻無數。
    朝又暮。
    聽牧笛長吹,隱隱漁榔度。

    173 《括意難忘》 宋·林正大

    洶洶松風。
    更浮云皓皓,輕度春空。
    精神新發越,賓主少從容。
    犀箸厭,滌昏E3C2。

    婉約詠物西湖抒懷

    174 《寒食》 宋·鄭剛中

    江鄉時節逢寒食,花落未將春減色,嶺南能有幾多花,寒食臨之掃春跡。
    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來亦堪惜。
    柴門風雨小庭寒,無奈池塘煙草碧。
    欲將詩句慰窮愁,眼中萬象皆相識。
    欣然應接已無暇,都為老來無筆力。

    寒食節寫景抒情

    175 《云居山詠二首》 明·常慧

    半肩風雨半肩柴,竹杖芒鞋破碧崖。
    剛出嶺頭三五步,渾身都被亂云埋。
    經行仿佛近諸天,月上山銜半缺圓。
    聽得上方相對話,星辰莫閡五峰巔。

    禪隱生活寫景

    176 《登泰山記》 清·姚鼐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
    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
    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初中文言文寫山寫景

    177 《西都賦》 兩漢·班固

    漢之西都,在于雍州,實曰長安。
    左據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華、終南之山。
    右界褒斜、隴首之險,帶以洪河、涇、渭之川。
    眾流之隈,汧涌其西。

    敘事議論

    178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179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180 《題文山上巳詩》 明·解縉

    崖山云寒海舟覆,六載孤臣老燕獄。
    東風杜宇三月三,五陵望斷春蕪綠。
    墨花皇皇五十六,寫出江南愁萬斛。
    當時下筆眼如虎,日落天低鬼神哭。

    * 關于碧嶺的詩詞 描寫碧嶺的詩詞 帶有碧嶺的詩詞 包含碧嶺的古詩詞(3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