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礙處的詩詞(206首)

    101 《榴皮題壁》 宋·孫子光

    天地之間猶有礙,江山酌酒尚無馀。
    長裘短褐經行處,惟見龍蛇壁上書。

    102 《游鹿苑寺》 宋·王大受

    鷲峰游屐少,我獨住多時。
    僧護翻經石,猿攀礙月枝。
    地寒春到晚,山遠夢歸遲。
    尚被浮名誤,吾心激信處。

    103 《詠箋》 宋·于革

    七八葉蘆秋水里,兩三個雁夕陽邊。
    筆頭到處渾無礙,掃破寒潭一簇煙。

    104 《王質過洞庭》 宋·張經

    云可有無水,風能奔走沙。
    蟠深鳴老{左蟲右屈},飛倦落長鴉。
    地有湘頭尾,山無楚正斜。
    人間與天上,何處礙浮槎。

    105 《雪窗》 宋·張孝伯

    先生原是山中客,僅能揚雄一區宅。
    窮冬十日不出門,群玉峰前看三白。
    誰將名字落人間,丹陛入對天開顏。
    江城作牧多暇日,猶有余力窮躋攀。

    106 《謁金門 依韻和孤蟾四闋》 元·吳澄

    如何喜。
    自喜自知可矣。
    天地與人同一理。
    世間知者幾。

    107 《長干寶塔放光偈》 明·等慈潤公

    戊午孟冬丙辰朔,長干塔下聞天樂。
    洪公大建華嚴期,賢圣粉紜齊赴約。
    百千善信云從龍,遐邇資糧川就壑。
    眾香縹緲煙嵐浮,萬燭煒煌星斗錯。

    108 《鴛鴦曲》 明·陸師道

    雙鴛并雙翼,雙宿復雙飛。
    清漣動雙浴,明月照雙歸。
    雙浦沈雙影,雙花拂雙頸。
    眠沙雙夢同,渡渚雙心警。

    109 《鄞江漁者歌贈陳仲謙》 明·王彝

    我昔采藥華山峰,群山一視青童童。
    或從暮靄見一線,知是鄞江源甬東。
    婁東今見披裘者,浮江昔在鄞江中。
    釣竿每裁鄮山竹,臺笠獨染蓬萊松。

    110 《和望曉》 唐·白居易

    休吟稽山晚,聽詠秦城旦。
    鳴雞初有聲,宿鳥猶未散。
    丁丁漏向盡,冬冬鼓過半。
    南山青沉沉,東方白漫漫。

    111 《山村》 宋·蘇軾

    野老幽居處,成吾一首詩。
    桑枝礙行路,瓜蔓網疏籬。
    牧去牛將犢,人來犬護兒。
    生涯雖樸略,氣象自熙熙。

    112 《溝港》 宋·王安石

    溝港重重柳,山坡處處梅。
    小輿穿麥過,狹徑礙桑回。

    113 《山村》 宋·戴復古

    野老幽居處,成吾一首詩。
    桑枝礙行路,瓜蔓網疏籬。
    牧去牛將犢,人來犬護兒。
    生涯雖仆略,氣象自熙熙。

    114 《東山渡湖》 宋·范成大

    渡船帆飽如張弓,條忽世界寒浺瀜。
    堪輿無垠日夜泛,浩浩元氣蓬蓬風。
    湖光日色不可辨,但見水精火齊合集成虛空。
    波臣川后敬愛客,約束秘怪驅魚龍。

    115 《和趙直中提干韻》 宋·辛棄疾

    萬事推移本偶然,無虧何處更求全。
    折腰曾愧五斗米,負郭元無三頃田。
    城礙夕陽宜杖履,山供醉眼費云煙。
    怪君不顧笙歌誤,政擬新詩去鳥邊。

    116 《閑趣》 宋·陸游

    老子即今雙白鬢,鏡湖自古幾青山?半窗蘿月獨欹枕,滿院松風常掩關。
    天地許寬誰礙汝,琴尊是處可開顏。
    將行亦莫買春草,幸有一筇相伴閑。

    117 《開元寺塔偶成題十韻》 宋·宋祁

    集福仁祠舊,雄成寶塔新。
    經營一甲子,高下幾由旬。
    屹立通無礙,支持固有神。
    云妨垂處翼,月礙過時輪。

    118 《水聲》 宋·宋祁

    淙波聲可愛,最與靜相宜。
    激射不平處,潺湲無罷時。
    擁花含驟咽,礙石濺空危。
    便作山林趣,寧妨吏隱師。

    119 《和世弼中秋月詠懷》 宋·黃庭堅

    一年中秋最明月,也照貧家門戶來。
    清光適從人意滿,壺觴政為詩社開。
    秋空高明萬物靜,此時乃見天地性。
    廣文官舍非吏曹,況得數子發嘉興。

    120 《贈棋者》 宋·范仲淹

    何處逢神仙,傳此棋上旨。
    靜持生殺權,密照安危理。
    接勝如云舒,御敵如山止。
    突圍秦師震,諸侯皆披靡。

    * 關于礙處的詩詞 描寫礙處的詩詞 帶有礙處的詩詞 包含礙處的古詩詞(20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