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破示的詩詞(141首)

    101 《和宋伯仁韻》 宋·李景雷

    自笑馮唐老示侯,短衣匹馬異鄉游。
    臥聞破屋蕭蕭雨,坐聽西風葉葉秋。
    鄴下已非公干在,周南徒嘆子長留。
    丈夫蓋世英雄氣,肯學世間兒女愁。

    102 《雷公保國寺畫壁》 宋·曾季貍

    我游保國三十年,昔者童稚今華顛。
    僧非昔人屋亦改,仰視喬木皆參天。
    惟余畫壁屹相同,塵封蛛網猶依然。
    空王龍鐘曳杖立,彌勒游戲挑囊眠。

    103 《長干寶塔放光偈》 明·等慈潤公

    戊午孟冬丙辰朔,長干塔下聞天樂。
    洪公大建華嚴期,賢圣粉紜齊赴約。
    百千善信云從龍,遐邇資糧川就壑。
    眾香縹緲煙嵐浮,萬燭煒煌星斗錯。

    104 《題山水圖為劉廷信都憲作》 明·樊阜

    我家本在山中住,讀書慣識山中趣。
    偶落名涂塵眼昏,見山便欲還山去。
    南陽先生官態無,半醉示我云山圖。
    持向檐前再三看,青山突兀云模糊。

    105 《送葉明齋如京》 明·海舟慈禪

    海舟名普慈,吳郡海虞錢氏子。
    世業儒,出家破山寺。
    往參鄧尉山萬峰和尚,付以法偈,遂結廬太湖西洞庭山。
    三十年不過湖。

    106 《書黃賀州平蠻事后》 明·胡翰

    荊楚綿百越,襟帶極遐裔。
    連山限車轍,外薄海無際。
    風氣何紛厖,群蠢動相噬。
    古雖郡縣置,畫地出租稅。

    107 《贈畫師朱叔重》 明·樸隱禪師

    吾邦會稽山水府,萬壑千巖如米聚。
    平生癡絕顧虎頭,道中應接亦良苦。
    至今清響若耶溪,童子山僧惟杜甫。
    近代乃有高尚書,時過云門吐奇語。

    108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并序》 唐·白居易

    微之又以近作四十三首寄來,命仆繼和,其間瘀絮
    四百字、車斜二十篇者流,皆韻劇辭殫,瑰奇怪譎。
    又題云:奉煩只此一度,乞不見辭。
    意欲定霸取威,

    109 《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 宋·王安石

    葉侯越著姓,胄出實楚葉。
    縉云雖窮遠,冠蓋傳累葉。
    心大有所潛,肩高未嘗脅。
    飄飄凌云意,強御莫能懾。

    110 《城南聯句》 唐·韓愈

    竹影金瑣碎,--孟郊
    泉音玉淙琤。
    琉璃剪木葉,--韓愈
    翡翠開園英。

    111 《鐵羅漢頌》 宋·黃庭堅

    人言怖魔像,非金亦非鐵。
    若作世金鐵,開士亦不現。
    禪坐應念往,一缽千家供。
    順佛遺敕故,不宣示神通。

    112 《和王介甫烘虱》 宋·司馬光

    天生萬物名品夥,嗟爾為生至幺麼。
    依人自活反食人,性喜伏藏便垢涴。
    晨朝生了暮生孫,不日蕃滋逾萬個。
    透疏緣隙巧劇端,通夕爬搔不能臥。

    113 《留侯廟下作》 宋·賀鑄

    文成念韓痛,破產伺強奏。
    千金募健士,椎斷屬車塵。
    東去變名姓,浮游淮泗濱。
    忍恥奉遺履,得書何老人。

    114 《十二時/憶少年》 宋·無名氏

    太平時。
    御華夷。
    躬聽斷破危疑。
    春秋鼎盛,絀聲樂游嬉。

    115 《荔子》 宋·曾幾

    異方風物鬢成斑,荔子嘗新得破顏。
    蘭蕙香浮襟解后,雪冰膚在酒酣間。
    絕知高味傾瑤柱,示覺豐肌病玉環。
    似是看來終不近,寄聲龍目盡追攀。

    116 《開壁置窗命曰遠軒》 宋·陳與義

    鐘妖鳴吾旁,楊獠舞吾側。
    東西俱有礙,群盜何時息。
    丈夫堂堂軀,坐受世褊迫。
    仙人千仞崗,下視笑予厄。

    117 《心竟恁地歌》 宋·白玉蟾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羅天。
    那堪見人說蓬萊,掩面卻笑渠風顛。
    七返還丹多不實,往往將謂人虛傳。
    世傳神仙能飛升,又道不死延萬年。

    118 《次韻子瞻生日見寄》 宋·蘇轍

    日月中人照與芬,心虛慮盡氣則薰。
    彤霞點空來群群,精誠上徹天無云。
    寸田幽闕暖不焚,眇視中外絳錦紋。
    冥然物我無復分,不出不入常氤氳。

    119 《和子瞻鐵拄杖》 宋·蘇轍

    截竹為杖瘦且輕,石壑竹破誤汝行。
    削木為杖輕且好,道遠木折恐不到。
    閩君鐵杖七尺長,色如黑蛇氣如霜。
    提攜但恐汝無力,撞堅過嶮安能傷。

    120 《和子瞻鐵柱杖》 宋·蘇轍

    截竹為杖瘦且輕,石堅竹破誤汝行。
    削木為杖輕且好,道遠木折恐不到。
    閩君鐵杖七尺長,色如黑蛇氣如霜。
    提攜但恐汝無力,撞堅過崄安能傷。

    * 關于破示的詩詞 描寫破示的詩詞 帶有破示的詩詞 包含破示的古詩詞(14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