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石闕的詩詞(613首)
81
《勉陳石二生》 宋·鄭獬
精金埋深山,鑿土不難得。
大貝貯滄海,破浪亦能識。
山趨猛虎穴,海入長蛟室。
必意往取之,投軀不少惜。
82
《送仲巽歸闕下》 宋·鄭獬
老驥不妄行,蒼鷹不虛擊。
高車折軸棄路旁,繭栗犢兒負其力。
指麾萬事自有理,不須破海驚霹靂。
君不見張侯白頭郎,仗節雍容在南國。
84
《贈石先生》 宋·陳師道
多方作計老如期,百疾交攻遽得衰。
晚有勝緣逢異士,生須快意闕前知。
迫人鬢頷紛紛白,臨事回迂種種遲。
分我刀圭容不死,他年鶴馭得追隨。
85
《爛石村》 宋·陳師道
亂石何年爛,千林昨夜黃。
曉耕來鳥雀,麥垅縱牛羊。
投老須微祿,持身闕寸長。
洗心聞吉語,時事信難量。
88
《石經堂》 宋·李石
我來一登石經堂,從以諸生行兩廡。
諸生讀經半白頭,問以始終箝不語。
我聞此經昔中都郎中所隸乃其祖。
邇來離亂已亡失,
89
《松石歌壽皇太子殿下》 宋·姜特立
萬生總總各殊廩,中間變化通希夷。
大椿一萬八千歲,蟠桃結實千年期。
雖云閱世最久遠,要自與物同推移。
不如長松老為石,仙家舊家尤環奇。
90
《闕題》 宋·王邁
拙成可抵萬金璧。
從古至今不偶合,如何二妙一時出。
仆也若調烏鵲鳴,
91
《石頭城》 宋·周弼
點點凝煙望未收,六朝遺跡遍荒丘。
自從絳闕雄江面,誰把朱泥染石頭。
崗斷曉榛雙阜虎,岸長春草一灘鷗。
諸公多少新亭恨,不是知心莫上樓。
92
《和闕干雪中韻》 宋·李曾伯
青女欺寒未肯霜,先將銀鑠散祥光。
芙蓉曉院不禁老,檐蔔滿林惟欠香。
冷入寶環銷翠羽,聲隨石鼎煮羊腸。
兔園賦罷誰能繼,留得詩人祝歲穰。
93
《送石宰》 宋·王炎
溪頭雪后梅花發,飛鳧東去朝雙闕。
涉溪父老肩相摩,再拜路旁皆惜別。
問侯何以能得民,胸中仁氣如陽春。
攀轅徒切侯不住,金馬石渠須若人。
94
《送李補闕知韶州》 唐·徐鉉
南國求良牧,中朝輟諫官。
君思偏念遠,臣節豈辭難。
騎影過梅嶺,溪聲上贛灘。
曲江宜訪古,韶石好憑欄。
詩影緣情遠,民心逐政寬。
衰翁尋舊分,為致葛洪丹。
96
《送齊進士奉章闕下》 宋·宋庠
傾坐仙姿掩石麟,奉章車府應觀賓。
謝庭早占芝蘭族,禹會初陪玉帛臣。
削牘西清催筆距,賜衣中禁換袍銀。
東歸待看榮鄉品,年似終童祿及親。
97
《送人赴闕》 宋·張嵲
宗廟璵璠器,皇家柱石臣。
策名存紫府,佐世值昌辰。
德懋膺宸眷,才雄處要津。
文辭追賈馬,賓望并荀陳。
98
《送林伯虎除國子監丞赴闕》 宋·趙汝鐩
璣衡占東南,老人方昭回。
明庭聚耆德,公難臥蒿萊。
行行出東門,丹心趨玉階。
雪棹乘興爾,云岫何心哉。
了卻濟世緣,應念金石臺。
天街躍馬余,就訪孤山梅。
* 關于石闕的詩詞 描寫石闕的詩詞 帶有石闕的詩詞 包含石闕的古詩詞(61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