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石虛中的詩詞(648首)
602
《又次王恭叔韻》 宋·樓鑰
人為天地最靈物,野卉無情猶若此。
石間薜荔水昌陽,卷柏生崖并葛藟。
是皆草中號長久,未見縣空解葩蘂。
柯葉不改耐歲寒,土著青松那可擬。
不須丹砂訪葛洪,毋用仙方傳李耳。
未知此種誰為傳,烏有先生子虛子。
604
《送蜀客》 宋·周文璞
都市今重到,文園更倦游。
依依返窮峽,得得上歸舟。
往事深能憶,沈疴久合瘳。
行經古祠廟,應酹舊山丘。
606
《壽制使董侍郎》 宋·程公許
秋云陰陰壓邊城,秋風颯颯飛邊塵。
淮堧夕烽連峴首,往來羽檄無時停。
那籌樓上一長嘯,環六十郡皆陽春。
老翁哺兒夸說尹,連年我禽歌即盈。
608
《補陀山》 宋·陳允平
茫茫東海東,古洞石玲瓏。
蓬島三山近,華夷一水通。
魚龍多變化,日月自虛空。
此境元非幻,人心隱顯中。
610
《謝秋澗沈君瑞為予寫真》 宋·仇遠
山村道人今老矣,徒有虛名落人耳。
夢中誰記版筑夫,畫像雖多終不似。
偶來招隱九鎖山,隱侯試筆開生顏。
須眉口鼻宛相肖,只今置之泉石間。
聞君尤工畫山水,萬壑千林生筆底。
可能更掃隱居圖,布襪青鞋侶樵子。
611
《聞雁有感》 宋·董嗣杲
雁聲入泬寥,節節傳哀音。
哀音不可聽,聽之感中襟。
客從遠方來,幽憂久攢心。
始為饑寒謀,今無可棲林。
612
《寄敬甫葉兄》 宋·華岳
歲欠丁卯秋,八月既生魄。
于時謫建安,脫去未有策。
忽睹星鳳光,慨然陪履舄。
自謂入閩建,閱人幾千百。
613
《用元韻答徐尉》 宋·王炎
于越亭亭羊角峰,下有團團桂樹叢。
何人為賦反招隱,虞羅亦罥碣石鴻。
學詩妙處如學仙,功成換骨參喬松。
肯來洗我箏笛耳,{壓土換木}絲古曲彈南風。
614
《代書寄談鍊師》 唐·徐鉉
朱山松桂翠邊云,中有清虛小隱居。
密養丹砂存正氣,靜披瓊蘊育真文。
塤篪金石心常在,圭組煙霞路自分。
憑仗鄉人傳尺素,山前驚起白羊群。
615
《寄林逋處士》 宋·釋智圓
湖山淡相映,世塵那得侵。
杳杳煙波色,蒼蒼云木陰。
苔荒石徑險,犬吠桃源深。
中有上皇人,高眠適閑心。
616
《兵器》 宋·陶弼
五代乏真主,奸雄紛僭偽。
橫磨闊刀劍,白弱相篡弒。
我宋有神宜,潛德動天意。
故天意若曰,往為我之嗣。
617
《三山亭》 宋·陶弼
諸峰不及此三峰,翠影多年路未通。
野老傳來無地主,神仙留待與山翁。
琱弓射滅虎狼跡,長劍劈開荊棘叢。
吏引旌旗先險阻,匠營樓閣出虛空。
618
《看云》 宋·張镃
第夫自從歸南湖,兩眼用處不敢虛。
對人豈暇作青白,尚乃懶閱燈前書。
只將看山并看水,山愛煙晴水風起。
今朝所向更出奇,極目陰云滿空里。
619
《阿育王寺舍利塔》 宋·葉茵
粒粟懸懸左角鐘,幾年鎮壓梵王宮。
要知八萬四千所,元在尋常一念中。
佛現紫金歸勝地,僧夸烏石墜虛空。
毫光起處無人見,明月堂前玉幾東。
620
《次游法喜寺韻》 宋·葉茵
招提四百載,不與世劫俱。
松陵拱空覺,柏香祠真如。
時秋兆嫩涼,揖客登其廬。
廓邃碑篆剝,閣迥鐘聲疏。
* 關于石虛中的詩詞 描寫石虛中的詩詞 帶有石虛中的詩詞 包含石虛中的古詩詞(64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