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石蘿的詩詞(606首)
561
《山吟》 宋·趙汝鐩
梯磴捫絕壁,題詩紀幽臨。
呵凍象管滑,墮崖千尺深。
群猿皆驚笑,看我攀蘿尋。
石罅忽搜得,大書足前吟。
誦詠猿側耳,頷頭似知音。
吟罷下山去,猿亦歸他林。
562
《題汪端翁廟》 宋·許月卿
端公碑石蔓蘿捫,嘆息雙杉拔本根。
將略傳家自忠顯,侍兒梟首亦平原。
乘風飛去乾坤窄,踏月歸來煙水昏。
往事不堪重回首,青燈黃卷照芳樽。
563
《倪云林畫》 明·張羽
南枝有高士,乃在延陵東。
清時不肯仕,滅跡云林中。
拂石坐蘿月,弦琴寫松風。
焚香誦《黃庭》,望云送歸鴻。
564
《丘大卿天柱峰圖》 明·張羽
昔聞安期生,飄飖入秦京。
上書三月初報罷,拂袖去作蓬萊行。
卻笑叔孫通,俯仰咸陽城。
長生亦何補,身后留空名。
565
《題邵容城所藏幽松圖》 明·李東陽
種松谿邊長十丈,高云對屋團青障。
中有幽人愛讀書,苧袍紗帽秋蕭爽。
青苔白石坐移時,衡門晏起獨開遲。
山中繁實雨初落,下面垂蘿風倒吹。
566
《題朱儀中雨圖》 明·李東陽
菰叢蒼蒼集煙渚,山頭濕云半為雨。
垂蘿繞屋茅覆墻,石燕林鳩似相語。
桃花落盡梅子黃,南湖北泖俱茫茫。
黃泥道路白頭浪,知是江南煙水鄉。
567
《柳岸垂綸》 明·李東陽
釣魚磯上晚風多,拂拂垂楊渺渺波。
行過酒家來別岸,坐移林影下前坡。
聊將短日供長線,又見新條綰舊蓑。
老去只應家在此,不須盤石更垂蘿。
568
《贈福希范游》 宋·艾性夫
伽梨點破長蘿綠,瓣香問信黃梅熟。
筇云笠雪霜色寒,法宇歸來詩滿腹。
春風破曉來打門,行矣廬山與天竺。
天空云遠意未盡,卻上天臺恣游目。
569
《歸去來辭》 宋·陳普
歸去來兮,吾生復何之。
故園三徑在,桃李不成蹊。
臺榭荒涼已無憂,階除寂寞人已希。
胡飄飄而不返,將役役以奚為。
570
《醮壇》 宋·陳巖
粲粲無塵一石平,向來此地步虛聲。
薜蘿今繞空山里,千古清風竇子明。
571
《曉行》 宋·戴表元
漸漸路可識,紛紛山轉多。
數雞啼遠塢,一鳥起滄波。
藤杖濕云石,筍鞋濃露莎。
何人尚高臥,層構著煙蘿。
572
《天柱峰》 宋·杜范
探幽不知疲,前賞方未極。
晨行越高嶺,拔地見峭石。
有如萬菡萏,玲瓏倚秋碧。
東西忽異狀,雇步忘所歷。
573
《冷泉亭》 宋·方回
寺門不須入,林磵瑩清襟。
老樹幾前代,冷泉如我心。
縋蘿猿接果,龕石佛添金。
別有真天趣,月寒秋夜深。
574
《三址年重到紫陽觀》 宋·方回
石路崎嶇喚渡船,松蘿穿盡望中煙。
繆為白發二千石,輕別紫陽三十年。
洞冷斂心歸酒地,閣虛攜眼上詩天。
丹砂九轉猶多事,解飲能吟即是仙。
575
《宣公泉歌》 宋·葛紹體
幾年廢井城東衙,甃石缺裂洿淖多,奈此宣公初鑿何。
宣公浩氣輩孟軻,論諫仁義永不磨,炳炳丹衷史所夸。
577
《和游丹霞有懷歸之意》 宋·李覯
暫時來訪道家流,肯伴煙蘿滯一丘。
為憶長安瞻日下,欲尋蓬島向鱉頭。
陶潛醉后雖眠石,王粲憂多更上樓。
宣室歲馀虛席在,青山何路更重游。
578
《挽張宗師》 宋·陸文圭
凰歷歸明主,龍韓誠老臣。
衣冠朝日月,劍屐步星辰。
極品躋黃閣,齋居人紫宸。
存心妙經糾,贊化極彌綸。
580
《送友人》 宋·釋寶曇
雨意晚方足,秋來先送君。
橫拖七尺杖,劃破一山云。
白紙憑誰寄,青燈此夜分。
空遺巖底石,蘿月漫紛紛。
* 關于石蘿的詩詞 描寫石蘿的詩詞 帶有石蘿的詩詞 包含石蘿的古詩詞(60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