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石蘿的詩詞(606首)

    201 《游南明山》 唐·唐彥謙

    久聞南明山,共慕南明寺。
    幾度欲登臨,日逐擾人事。
    于焉偶閑暇,鳴轡忽相聚。
    乘興樂遨游,聊此托佳趣。

    202 《游南明山》 唐·唐彥謙

    久聞南明山,共慕南明寺。
    幾度欲登臨,日逐擾人事。
    于焉偶閑暇,鳴轡忽相聚。
    乘興樂遨游,聊此托佳趣。

    203 《聞所知游樊川有寄》 唐·鄭谷

    誰無泉石趣,朝下少同過。
    貪勝覺程近,愛閑經宿多。
    片沙留白鳥,高木引青蘿。
    醉把漁竿去,殷勤藉岸莎。

    204 《少華甘露寺》 唐·鄭谷

    石門蘿徑與天鄰,雨檜風篁遠近聞。
    飲澗鹿喧雙派水,上樓僧蹋一梯云。
    孤煙薄暮關城沒,遠色初晴渭曲分。
    長欲然香來此宿,北林猿鶴舊同群。

    205 《李氏小池亭十二韻(時在婺州寄居作)》 唐·韋莊

    積石亂巉巉,庭莎綠不芟。
    小橋低跨水,危檻半依巖。
    花落魚爭唼,櫻紅鳥競鵮.引泉疏地脈,掃絮積山嵌。
    古柳紅綃織,新篁紫綺緘。

    206 《和崔監丞春游鄭仆射東園》 唐·張蠙

    春興隨花盡,東園自養閑。
    不離三畝地,似入萬重山。
    白鳥穿蘿去,清泉抵石還。
    豈同秦代客,無位隱商山。

    207 《送縉云尉》 唐·張蠙

    釋褐從仙尉,之官興若何。
    去程唯水石,公署在云蘿。
    野飯樓中迥,晴峰案上多。
    三年罷趨府,應更戰高科。

    208 《送南海僧游蜀》 唐·張蠙

    真修絕故鄉,一衲度暄涼。
    此世能先覺,他生豈再忘。
    定中船過海,臘后路沿湘。
    野迥鴉隨笠,山深虎背囊。
    瀑流垂石室,蘿蔓蓋銅梁。
    卻后何年會,西方有上房。

    209 《送僧歸北巖寺》 唐·黃滔

    北巖泉石清,本自高僧住。
    新松五十年,藤蘿成古樹。
    題詩昔佳士,清風二林喻。
    上智失扣關,多被浮名誤。

    210 《寄鄭縣李侍御》 唐·黃滔

    古縣新煙火,東西入客詩。
    靜長如假日,貧更甚閑時。
    僧借松蘿住,人將雨雪期。
    三年一官罷,岳石看成碑。

    211 《寄獻梓橦山侯侍御(時常拾遺諫諍)》 唐·黃滔

    漢宮行廟略,簪笏落民間。
    直道三湘水,高情四皓山。
    賜衣僧脫去,奏表主批還。
    地得松蘿塢,泉通雨雪灣。

    212 《壺公山(古老相傳古仙姓陳名壺公于此山成道因而名焉)》 唐·黃滔

    八面峰巒秀,孤高可偶然。
    數人游頂上,滄海見東邊。
    不信無靈洞,相傳有古仙。
    橘如珠夏在,池象月垂穿。

    213 《哭棲白供奉》 唐·李洞

    聞說孤窗坐化時,白莎蘿雨滴空池。
    吟詩堂里秋關影,禮佛燈前夜照碑。
    賀雪已成金殿夢,看濤終負石橋期。
    逢山對月還惆悵,爭得無言似祖師。

    214 《后漢門·魏博妻》 唐·周曇

    蘿掛青松是所依,松凋蘿更改何枝。
    操刀必割腕可斷,磐石徒堅心不移。

    215 《題黃居寀秋山圖》 唐·徐光溥

    天與黃筌藝奇絕,筆精回感重瞳悅。
    運思潛通造化工,揮毫定得神仙訣。
    秋來奉詔寫秋山,寫在輕綃數幅間。

    216 《尋九華王山人》 唐·楊夔

    下馬扣荊扉,相尋春半時。
    捫蘿盤磴險,疊石渡溪危。
    松夾莓苔徑,花藏薜荔籬。
    臥云情自逸,名姓厭人知。

    217 《送日東僧游天臺》 唐·楊夔

    一瓶離日外,行指赤城中。
    去自重云下,來從積水東。
    攀蘿躋石徑,掛錫憩松風。
    回首雞林道,唯應夢想通。

    218 《尋九華王山人》 唐·楊夔

    下馬扣荊扉,相尋春半時。
    捫蘿盤磴險,疊石渡溪危。
    松夾莓苔徑,花藏薜荔籬。
    臥云情自逸,名姓厭人知。

    219 《送日東僧游天臺》 唐·楊夔

    一瓶離日外,行指赤城中。
    去自重云下,來從積水東。
    攀蘿躋石徑,掛錫憩松風。
    回首雞林道,唯應夢想通。

    220 《自紫陽觀至華陽洞,宿侯尊師草堂簡同游》 唐·李延陵

    石林媚煙景,句曲盤江甸。
    南向佳氣濃,峰峰遙隱見。
    漸臨華陽口,微路入蔥蒨.七曜懸洞宮,五云抱山殿。
    銀函意誰發,金液徒堪薦。

    * 關于石蘿的詩詞 描寫石蘿的詩詞 帶有石蘿的詩詞 包含石蘿的古詩詞(60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