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石罅的詩詞(180首)

    21 《憶山》 唐·姚合

    閑處無人到,乖疏稱野情。
    日高搔首起,林下散衣行。
    泉引窗前過,云看石罅生。
    別來愁欲老,虛負出山名。

    22 《峽中行》 唐·雍陶

    兩崖開盡水回環,一葉才通石罅間。
    楚客莫言山勢險,世人心更險于山。

    23 《送錢特卿赴職天臺》 唐·方干

    路入仙溪氣象清,垂鞭樹石罅中行。
    霧昏不見西陵岸,風急先聞瀑布聲。
    山下縣寮張樂送,海邊津吏棹舟迎。
    詩家弟子無多少,唯只于余別有情。

    24 《將歸湖上留別陳宰》 唐·方干

    歸去春山逗晚晴,縈回樹石罅中行。
    明時不是無知己,自憶湖邊釣與耕。

    25 《李周彈箏歌(淮南韋太尉席上贈)》 唐·吳融

    古人云,絲不如竹,竹不如肉。
    乃知此語未必然,李周彈箏聽不足。
    聞君七歲八歲時,五音六律皆生知。

    26 《華山孤松》 唐·張蠙

    石罅引根非土力,冒寒猶助岳蓮光。
    綠槐生在膏腴地,何得無心拒雪霜。

    27 《秋懷赤松道士》 唐·貫休

    仙觀在云端,相思星斗寒。
    常憐呼鶴易,卻恨見君難。
    石罅青蛇濕,風榸白菌干。
    終期花月下,壇上聽君彈。

    28 《雙松亭》 宋·謝絳

    筑居喜物外,披逕窮木末。
    層阜繞襟帶,澄江見毫發。
    芬芬山蜜熟,決決春泉活。
    林梢閃猿隕,石罅憖銜月。
    坐長百慮寂,望遠孤興發。
    何必較萬殊,吾自師吾達。

    29 《西湖雜詩 之六》 清·沈曾植

    石罅苔花朱不枯,空巖乳水靜舂揄。
    楓林一葉吊霜艷,竹翠萬梢矜雪腴。

    30 《中閣》 宋·蔡元厲

    萬仞仙山插太空,山腰依約見蓬宮。
    人寰隔絕無煙到,洞府深沉有路通。
    石罅生云埋柱礎,海光浮日照簾櫳。
    野僧齋罷憑欄久,千里秋毫一望中。

    31 《句》 宋·馮坦

    終日無人到,隔林惟鳥啼。
    雀舌收先雨,貓頭掘帶泥。
    因聽敲竹雨,四壁半生苔。
    飄風驚日月,落葉滿乾坤。

    32 《題惠泉寄知軍郎中》 宋·句龍緯

    崎嶇荊門山,叢起為東隘。
    陽岡盤氣勢,陰竇融液脈。
    源濯云根移,流噴石罅拆。
    呀呀兩岸間,平澗才數席。

    33 《九里》 宋·李熙載

    巖穴玲瓏幾度秋,簪峰高插聳鰲頭。
    化人舊有阿羅漢,喜客今逢老比丘。
    石罅日聞甘露滴,山間時見慶云浮。
    靈巖特為南鄉設,從此生賢繼不休。

    34 《白馬金砂洞》 宋·釋居簡

    準擬朝餐洞口霞,更窮泓碧漲桃花。
    可曾石罅潴成玉,多是金邊揀得沙。
    符說有靈尋漢篆,人因鑒止見胡麻。
    依稀似入天臺路,不屬劉家懷阮家。

    35 《游黃山》 宋·釋巖隱

    芒鞋踏遍翠微中,拭目群峰勢插空。
    石罅迸泉珠跳白,山花落澗錦浮紅。
    一天星澹猿啼曉,萬壑云生虎嘯風。
    藥臼丹爐經世遠,軒皇曾此駕飛虹。

    36 《偈頌二十九首》 宋·釋云

    乍離千圣林間寺,來汲城頭石罅泉。
    相見杯茶雖淡薄,往來無惜為君煎。

    37 《巡歷屬部留題青帝觀》 宋·宋禧

    按部到天孫,因過清靜軒。
    山尖覆云蓋,石罅迸松根。
    危磴關河路,遠林桑柘村。
    閑邀羽人話,洞究五千言。

    38 《凈圣庵》 未知·王賓

    樂道巖前沙路平,淡煙和月照人行。
    林端仙館千山合,石罅靈泉一派清。
    蘊藻競嚴朝斗意,琳瑯惟聽步虛聲。
    青書奏罷黃冠睡,獨有灘雷徹夜鳴。

    39 《題黃山二首》 宋·王挺之

    地靈通十洞,山邃宅諸仙。
    怪似龍逢霹,高疑劍倚天。
    巖端鎖丹灶,石罅逗溫泉。
    卻憶登樓堞,徒能見巨然。

    40 《湖山十詠》 宋·王希呂

    石罅微泉咽淺沙,沙頭細草換年華。
    疏籬酒旆管春事,倚馬短檐梅著花。

    * 關于石罅的詩詞 描寫石罅的詩詞 帶有石罅的詩詞 包含石罅的古詩詞(1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