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石緣的詩詞(845首)

    61 《靈石日長老訪留之樗庵》 宋·劉克莊

    妄念已知今世錯,勤修別結后身緣。
    尺三汗腳踏龍尾,丈六金身坐象筵。
    昔趁蛾眉班謁帝,今從牛矢路歸田。
    未知蔥嶺何邊去,且向庵中伴老禪。

    62 《烏石山》 宋·劉克莊

    兒時逃學頻來此,一一重尋盡有蹤。
    因漉戲魚群下水,緣敲響石斗登峰。
    熟知舊事惟鄰叟,催去韶華是暮鐘。
    畢竟世間何物壽,寺前雷仆百年松。

    63 《次范至能憶同游石湖韻》 宋·周必大

    桃源非真亦非空,幾年誤轉漁郎篷。
    豈知石湖天尺五,不隔三萬弱水中。
    主公心伴白鷗沒,莫莫朝朝醉花月。
    邇來一念了世緣,蟬冕照人頭未雪。

    64 《朝南以詩送巴石研屏香幾用韻·香幾》 宋·洪咨夔

    玉版橫陳醉眼邊,尚余金鴨水沉煙。
    客窗寂寂那消得,祗有南豐一瓣緣。

    65 《曹使君置酒石橋山用肉字韻作詩見招不果往復》 宋·毛滂

    玻璃瓶中新壓玉,趨膾腥唇脯麟肉。
    紫絲步障破煙霏,飴鼎灼炊千蠟燭。
    山英餼公卻薄相,木蘭墜露和秋菊。
    此公骨秀氣欲仙,石室名深三十六。

    66 《謝洞山石臺遠來訪別》 宋·蘇轍

    竄逐深山無友朋,往還但有兩三僧。
    共游渤澥無邊處,扶出須彌最上層。
    未盡俗緣終引去,稍諳真際自虛澄。
    坐令顛老時奔走,竊比韓公愧未能。

    67 《滎陽唐高祖太宗石刻像〈并敘〉》 宋·蘇轍

    滎陽大海院高齊石像二,高不數寸,而姿制甚妙。
    唐高祖為鄭州刺史,太宗方幼而病甚,禱之即愈。
    因各為一碑,刻彌勒佛,且記其事,至今皆在。
    元祐二年九月,祭告永裕陵,過而觀焉,作小詩以授院僧。

    68 《聞卞氏舊有怪石藏宅中問其遺孫指一廢井云盡》 宋·蘇轍

    昔人游宦久江湖,怪石嵌空駭里閭。
    一井深藏緣底事,百年不出待潛夫。
    棄捐泥土性仍在,睥睨林亭氣漸蘇。
    微物廢興猶有定,此生窮達謾長吁。

    69 《滎陽唐高祖太宗石刻像》 宋·蘇轍

    誰言膚寸像,勝力妙人天。
    欲療眾生病,陰扶濟世賢。
    身微須覆護,眼凈照幾先。
    豈為成功報,猶應歷劫緣。

    70 《次韻余子侯游石泵》 宋·黃公度

    竹杖椶鞋意自便,蘚墻莎徑色相鮮。
    平疇漲麥云連海,絕壁蟠松蓋倚天。
    竟日虎巖延眺矚,何時蟹井費攀緣。
    歸來幽獨不成寢,山月侵廊鐘韻圓。

    71 《續賦家園七詠·萬石亭》 宋·劉子翚

    嵐光近卻無,一徑緣崖斷。
    危亭勢欲飛,翠石云中亂。
    小山閟清游,懷人發長嘆。

    72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 宋·汪元量

    偶出西湖士,新蒲緣未齊。
    攜來鳊縮項,買得蟹團臍。
    問酒入新店,喚船行舊隄。
    亂離多殺戮,水畔幾人啼。

    73 《和石田先生落花詩(二十首)》 明·唐寅

    桃蹊李徑謝春榮,斗酒芳心與夜爭。
    陌上新楊曲塵暗,墻頭圓月玉盤傾。
    青簾巷陌無行跡,繡褶腰肢覺瘦生。
    莫道無情何必爾,自緣我輩正鐘情。
    ¤

    74 《和石田先生落花詩(二十首)》 明·唐寅

    春夢三更雁影邊,香泥一尺馬蹄前。
    難將灰酒灌新愛,只有香囊報可憐。
    深院料應花似霰,長門愁鎖日如年。
    憑誰對卻閑桃李,說與悲歡石上緣。
    ¤

    75 《石蘚》 宋·韓維

    托根一何潔,冉冉冒幽石。
    不學蘿與薜,攀緣走巖壁。
    云埋曉愈滋,雨洗秋更碧。
    移來色難改,足慰思山客。

    76 《早春十絕呈石湖》 宋·陳造

    鴟夷古錦犢車轅,盤薄沙鷗舞蝶前。
    少日長安聚蚊夢,莫年詩酒解隨緣。

    77 《贈石先生》 宋·陳師道

    多方作計老如期,百疾交攻遽得衰。
    晚有勝緣逢異士,生須快意闕前知。
    迫人鬢頷紛紛白,臨事回迂種種遲。
    分我刀圭容不死,他年鶴馭得追隨。

    78 《海濱石根莖而生類于芝者俗呼為石花已為作記》 宋·鄭剛中

    幻化無窮,天巧難覷。
    諸香妙華,種種呈露。
    都隨春來,亦隨春去。
    繽紛顛倒,與空同處。
    此華希有,周流四序。
    雨風霧煙,盈虛朝暮。
    以何因緣,其體堅固。
    無顏色染,無開落故。

    79 《石季平題李南畫石之傍日疊石為山已是一重公》 宋·鄭剛中

    筆畫與石疊,二者均是假。
    惟彼此間山,如疊亦如畫。
    要當論夫空,萬物同一馬。
    隨緣判此公案時,不知筆作麼生下。

    80 《寄送石鈞父二首》 宋·李流謙

    再見非無分,相逢自昔緣。
    牛峰留滿歲,鶴嶠別經年。
    師友今尤惜,書題遠尚傳。
    蔡山連越嶲,細認落鴻邊。

    * 關于石緣的詩詞 描寫石緣的詩詞 帶有石緣的詩詞 包含石緣的古詩詞(8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