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石理的詩詞(738首)

    641 《和敬巖韻迓其歸》 宋·王柏

    生涯魚上竿,世事鼠入角。
    民膏既煎熬,民髓復椎剝。
    上下急交征,絕口政與學。
    孔明痛桓靈,厥德修罔覺。

    642 《次韻程少章投贈》 宋·方岳

    十稔眠半村,一醉子萬象。
    向來此方寸,甚矣似元亮。
    釣石自寒煙,誰知太公望。
    北山忽移文,猿鶴費尋訪。

    643 《夏日珠溪賦八音體》 宋·方岳

    金篩薜羅月,玉戛瑯玕風。
    石根一睡美,幽尚誰與同。
    絲棼俗士懷,顛倒崔烈銅。
    竹筇肯俱來,獨予兩詩窮。

    644 《贈背書人王生》 宋·方岳

    我無王書二千六百紙,空有六經四十三萬字。
    荒山寒入雪夜燈,三十年來無本子。
    壁魚不生糊法死,君欲如何染君指。
    石爐煮餅深注湯,自向胸中相料理。

    645 《送廣帥趙平齋當選暨解印趨朝》 宋·李昴英

    海瀕老同年,五載依宇下。
    春風舞蓑笠,愛日曝田舍。
    喜無撞熱衷吏,追逐款段馬。
    劇談許絛褐,得趁公余暇。

    646 《肇慶府倅王庚應平反廣府帥司冤獄詩以紀其事》 宋·李昴英

    人生與地間,本是同胞出。
    貴賤與賢愚,分殊而理一。
    上帝立君師,朝廷設官職。
    凡百有司存,各欲盡其責。

    647 《觀畫竹》 宋·姚勉

    外間盾日正相仇,忽有清風起筆頭。
    坐對不知三伏熱,起行如與七賢游。
    洗空京洛塵埃氣,化作江南水石秋。
    我有一溪恰如此,因君思去理扁舟。

    648 《題騰芳書院》 宋·姚勉

    若稽隆古時,教者家有塾。
    英材歸樂得,粹學就私淑。
    粹學就私淑。
    淳風日云遠,

    649 《寄謝夾谷書隱先生四十四韻》 宋·何夢桂

    粵從太極分,大塊溟涬洩。
    人生於其間,三才位成列。
    人極茍不立,清寧將竭裂。
    厥初始斷鰲,萬古功卓絕。

    650 《知盧可庵教諭鼓歌》 宋·何夢桂

    崇牙樅樅,賁鼓逢逢。
    始作這以荊衡底貢之新革,試叩之以巴蜀故產之孤桐。
    雷震一聲草木拆,蠖信其屈龍起蟄。
    天地訢合萬物蘇,陽氣宣聲陰屏跡。

    651 《和石庵洪府理金沙酴醾牡丹二首》 宋·何夢桂

    金沙開遍牡丹忙,更簇酴醾上架芳。
    霞綺羅紈圍國色,玉堂金屋擁君王。
    妝成三月春光富,留得一年花事長。
    昨夜紫藥紅里,詔君題品是誰香。

    652 《和石庵洪府理金沙酴醾牡丹二首》 宋·何夢桂

    洛茶欲放趁春忙,一架花添兩樣芳。
    倚檻白紅多侍女,臨軒黃紫是真王。
    只愁吳苑館娃老,無奈唐宮春恨長。
    說與天公須愛惜,莫教風雨委泥香。

    653 《仲冬下浣會同僚游東巖》 宋·蒲壽宬

    羽人脫屣去,古洞留嵌巖。
    白云亦世態,隨風蛻其緘。
    石飴已何許,誰能味其甘。
    土偶寂不語,樵牧同此龕。

    654 《忠烈侯酷好山水作葬書以行於世元翁其族子傳》 宋·黎廷瑞

    英英太極翁,器明吳楚甲。
    馳輅使沙漠,杖鉞帥巴峽。
    南瞻嶺表縮,東睨溟漲狹。
    林居念環轍,簡脫卑藏筴。

    655 《試涪翁題鄭佽硯》 宋·仇遠

    我有古鏡硯,肌理細密勻。
    沄沄散角痕,巨口細魚鱗。
    涪翁銘其背,文字極雅馴。
    鄭佽彥相者,不知何如人。
    回首數百載,想見元豐春。
    晴窗試磨洗,墨舊兔穎新。
    攜歸供行齋,侑此金石身。

    656 《海上圖澄江仙刻》 宋·仇遠

    老仙指甲堅如鐵,夜畫枯杉出宮闕。
    翠深紅遠十二樓,猶理霓裳舞回雪。
    山椒覆亭小於笠,石腳插船輕仙葉。
    桃花幾度春酣酣,弱水何日通舟楫。

    657 《聞雁有感》 宋·董嗣杲

    雁聲入泬寥,節節傳哀音。
    哀音不可聽,聽之感中襟。
    客從遠方來,幽憂久攢心。
    始為饑寒謀,今無可棲林。

    658 《冷泉亭》 宋·董嗣杲

    小朵峰前玉鏡寒,幾回倚杖聽潺湲。
    箕公飲澗非凡水,慧理呼猿是此山。
    亭角靜依金剎古,樹身涼臥石闌閒。
    無因可洗人間熱,時御清風照影還。

    659 《飛來峰》 宋·董嗣杲

    理公著腳五峰前,樹石蒼浮滴翠涎。
    因指何年飛到此,要棲中國悟來禪。
    一猿可驗為靈鷲,萬古無言有冷泉。
    今日共知遺跡勝,隱名卻自許由傳。

    660 《又五首》 宋·王炎

    擇友得石交,心腹管城子。
    可憐老而禿,我窮正坐此。
    玲瓏玉其音,六學有妙理。
    抱此為身媒,前賢恐不爾。

    * 關于石理的詩詞 描寫石理的詩詞 帶有石理的詩詞 包含石理的古詩詞(7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