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石爐的詩詞(540首)

    281 《游黃山留題》 宋·焦本心

    自有乾坤不記年,山中紫翠尚依然。
    百千萬世留今日,三十六峰橫暮煙。
    怪石矬松名岳上,神仙天子一人傳。
    桃花流水丹爐畔,欲往從游洗俗緣。

    282 《題九仙閣》 宋·康鼎成

    久學秦人避,空聞漢主求。
    丹爐無鳳髓,石室有龍湫。
    谷挾千峰雨,湖生六月秋。
    塵蹤應自息,長嘯下溪鷗。

    283 《躍馬泉》 宋·李景遹

    南山突兀橫青空,鹿豕禽魚得所宮。
    修鱗于此亦養德,光怪夜發山川紅。
    風云變化化事已矣,獨有崖嶠留馀雄。
    至今山泉脈四溢,噴薄聲撼枯枬楓。

    284 《題太平興國宮》 宋·李受

    香爐峰下宅天官,三界方知可往還。
    白石眼前分世路,紫云頭上接天班。
    滄溟豈隔毫芒內,憶劫皆歸瞬息間。
    但得心源到真境,凌虛鸞鶴會躋攀。

    285 《游瑞巖》 宋·林誠仲

    巖半松門敞不關,芒鞋竹杖重躋攀。
    天涵鑒水澄清里,人入披云杳藹間。
    燒藥爐寒煙草碧,鐫詩石古雨苔斑。
    干戈滿目何從適,日日青山共往還。

    286 《題天章》 宋·劉誥

    逸少蘭亭六百年,別營樓閣奉金仙。
    瑯函帝賜三朝筆,貌座僧談二祖禪。
    山怪有時渾露石,地靈無處不通泉。
    塵心未悟真如理,空爇晨爐一篆煙。

    287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288 《送僧歸護國寺》 宋·石羲叟

    云房春鎖赤城邊,榮者蘭芽謝勝緣。
    鑾殿暫來趨玉陛,石橋重去埽金田。
    窗噴瀑布千巖雪,爐爇栴檀一炷煙。
    此處深居更誰見,臘高松偃舊峰前。

    289 《游黃山》 宋·釋巖隱

    芒鞋踏遍翠微中,拭目群峰勢插空。
    石罅迸泉珠跳白,山花落澗錦浮紅。
    一天星澹猿啼曉,萬壑云生虎嘯風。
    藥臼丹爐經世遠,軒皇曾此駕飛虹。

    290 《頌古二十四首》 宋·釋宗演

    人間鑠石流金,世外風高月冷。
    要知二無兩般,須是一回自肯。
    鑊湯爐炭橫身入,劍樹刀山信腳行。

    291 《越問·良牧》 宋·孫因

    自大駕之西幸兮,府遂為於近藩。
    賜行殿為府治兮,暨澤牧之惟艱。
    張毗陵首當是選兮,實股肱之舊弼。
    仍土階之素規兮,因舊宇以為安。

    292 《定光室》 宋·汪任

    古有如來號定光,百年真相為重裝。
    面前涌出香爐石,欲使人燒無盡香。

    293 《祈雪》 宋·翁逢龍

    谷中草木幾經春,敕額猶存古隸文。
    千里耕桑安土俗,一爐香火奉山君。
    多留姓字溪邊石,慣見旌旗隴上云。
    太守若賢神自感,夜來入夢雪繽紛。

    294 《句》 宋·吳倧

    老去漸同嫫母丑,歸來免效買胡留。
    兩生更肯從綿蕞,高祖規模又不同。
    吳市終身避言耳,去家豈是去為仙。
    楊柳池深魚乍出,桑麻土潤燕初歸。

    295 《游洞宵》 宋·徐玨

    凡世纖塵不敢侵,瑤關自鎖白云深。
    地靈佳木有仙意,山靜啼禽多好音。
    五洞暗通蓬島路,九峰密拱石壇陰。
    步虛聲了幽人暇,一穟爐香三弄琴。

    296 《壽開府》 宋·嚴敦常

    季冬兩十雞鳴初,僚吏府造如云趨。
    繡軸捧星香擁爐,共慶此日生真儒。
    玉堂金印守此都,今日為城鎮匈奴。
    坐安天下猶覆盂,祝公之壽宜何如。

    297 《題仙都山二首》 宋·曾會

    時常展畫圖,今喜到仙都。
    盡得煙霞景,方知手筆粗。
    擎天成一柱,鎮地出三吳。
    苔片封車轍,蓮香泛鼎湖。

    298 《雪水庵詠雪二十韻》 宋·趙良坡

    玄冥司號令,屏翳驅云車。
    巧舞穿幽隙,輕揚下曲洼。
    初疑蠶食葉,猶恐蠏行沙。
    鉛汞三千界,璚瑤百萬家。

    299 《金精山》 宋·周薰

    金精山高絕塵俗,中通洞天石削玉。
    仙家庭院晝不扃,草色迷階秋雨綠。
    香爐峰前青可掬,石鼓壇邊翠如沐。
    道人采藥青牛還,鐵笛聲穿山鬼哭。

    300 《題小赤壁二首》 宋·朱濤

    此地不燒屯,何由壁自赤。
    意因丹爐煙,焰此千尋石。

    * 關于石爐的詩詞 描寫石爐的詩詞 帶有石爐的詩詞 包含石爐的古詩詞(54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