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石氣的詩詞(2642首)
101
《木闌花慢 蒲縣東神山廟柱石刻五首時至正辛》 元·邢叔亨
監燕京馬哈馬拉尹鎮陽,揚從道尹晉,霍邑邢叔亨,簿鄉張時敏,仙尉襄陵陳德新,儒學論忻州王秉鈞,共祀岱岳廟。
叔亨走筆書木蘭花慢數篇,音韻鏗鏘,意象豪宕,刺軍政之得失,滔滔縷縷,若大河之出昆侖,恒星之麗碧虛,水鏡之析埃漠,令人心懷灑然,愈吮而味加,銘心而口口,可見口平蓄之有余也。
下缺一上蒲東東岳,山頭陡起神宮。
有松柏參天,杏桃張錦,遍地春風。
102
《石席》 宋·釋保暹
有狀卷不得,間齋惜夜長。
坐來消暑氣,睡去入秋鄉。
隱隱生寒骨,沈沈發冷光。
何時遂深遁,移取置山房。
103
《天臺石梁雨后觀瀑歌》 清·魏源
雁蕩之瀑煙蒼蒼,中條之瀑雷硠硠,惟有天臺之瀑不奇在瀑奇石梁,如人側臥一肱張。
力能撐開八萬四千丈,放出青霄九道銀河霜。
我來正值連朝雨,兩崖佰束風愈怒。
105
《石壁》 宋·胡瑗
李白好溪山,浩蕩旌川游。
題詩汪氏壁,聲動桃花洲。
英辭逸無繼,爾來三百秋。
汪公亦蕃衍,宗支冠南州。
106
《石牛行》 宋·李思衍
寒牛觳觫秋江煙,五丁擔落石一拳。
驚濤拍岸撼不動,夕陽老背從鴉眠。
天荒地老煮白石,頑懶不過蒼苔田。
騰騰臥地帶佛性,尚肯遠護風濤船。
107
《八百石洞》 宋·潘興嗣
八百仙來不記年,劍池丹井尚依然。
秀峰插漢含靈氣,古洞通真鎖瑞煙。
竹簡漆書何處覓,神符白雪更誰傳。
芝軿一去人間世,應念滄波又變田。
108
《疊石庵》 宋·錢聞詩
行行疊石正新秋,山氣清涼老火收。
云出半天三五岫,江橫一水萬千洲。
少休官里文書冗,且向仙家洞府游。
白浪卷空瀾蠡岸,望中數點是歸舟。
110
《游石門》 宋·王度
石門深鎖氣何雄,那得群仙採藥蹤。
列嶂時時看過鳥,懸崖歷歷長游龍。
一書未學嵇中散,十日聊陪邴曼容。
擬向錦屏題姓字,簫臺端的是元功。
111
《次韻答陳石泉》 宋·王舫
淡氣漲空碧,散作藕花秋。
幽趣蘭為佩,浮生芥作舟。
可人從遠別,何日許重游。
奩玉清無底,樓居第幾州。
112
《送齊六歸石城》 宋·衛博
春衫快馬君來時,寒江穩泛君今歸。
人生聚散定何許,悵望十年三別離。
憶昔見君石城下,雜佩瑤瑜間蘭麝。
三年一鳴驚倒人,欲和薰風奏韶夏。
113
《石橋》 宋·魏宗
聞說招提景,曇花結翠云。
晴光朝更合,嵐氣晚來分。
梵語微茫韻,鐘聲杳靄聞。
無由問禪法,坐對柏爐薰。
115
《元石》 宋·吳文震
卷石之中有道存,巖巖氣象峻于天。
巍乎近取舜為法,早爾如群孔在前。
跨六鰲頭觀戴極,出群龍首要承乾。
圣門所重非科第,向上工夫合勉旃。
118
《呈住山介石》 宋·葉林
造物有青眼,名山無赧容。
聲名動猿鶴,道法伏菟龍。
望氣從關尹,瞻云自華封。
懸知仙隱地,可以不迎逢。
* 關于石氣的詩詞 描寫石氣的詩詞 帶有石氣的詩詞 包含石氣的古詩詞(26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