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石徑微的詩詞(169首)
121
《題梅嶺泉》 唐·孫魴
梅嶺舊聞傳,林亭勢峞然。
登臨真不易,幽勝恐無先。
楚野平千里,吳江曲一邊。
標形都大別,洞府豈知焉。
123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124
《伏龍寺》 明·戚繼光
梵宇蕭條隱翠微,丹楓白石靜雙扉。
曾于山下揮長戟,重向尊前醉落暉。
衰草尚迷游鹿徑,秋云空鎖伏龍磯。
遙看滄海舒孤嘯,百尺仙橋一振衣。
125
《金雞巖僧室》 明·林鴻
遠公青蓮宇,百尺構云闕。
一徑入松蘿,山泉濯苔發。
石房彈玉琴,清響在林樾。
夜來滄海寒,夢繞波上月。
微吟白云篇,高興了未輟。
未能悟聲聞,安得離言說。
126
《耆英會詩》 宋·王拱辰
西都山水天下奇,神嵩景室環清伊。
甫申間氣秀不絕,生賢會堅昌明時。
衣冠占數盛文雅,臺符卿月光離離。
魏京雄奧壓幽朔,游宮御府嚴天威。
127
《游麻姑》 宋·某公卿
平生但玩魯公碑,今日身親到翠微。
一徑穹窿騰石棧,萬松森立護云扉。
真人得道書丹籍,福地遺蹤付羽衣。
暫得清幽清俗慮,不堪斜日便催歸。
128
《大滌洞天留題》 宋·曹誠明
好風吹我來洞天,云山九折相回旋。
蒼虬綰結鎖清潤,翠蛟飛舞鳴潺湲。
一從大滌豁心目,披蒙躡徑登來賢。
棲真亭結翠微頂,臨風一嘯卑塵寰。
129
《泛秋浦辭》 宋·陳炳
九華北兮瀨東,石畏硊兮屈盤。
誰此游兮萬頃,初禹鑿兮何年。
窈其深兮莫測,微波涌兮淪漣。
民連甍兮渚居,矗百雉兮造天外。
130
《洋州》 宋·韓億
梁州鄰左右洋川,氣候融融別是天。
地僻過冬稀見雁,箐深初夏已聞蟬。
鄉風與蜀微相似,驛路見秦舊接連。
駱谷轉山圍境內,漢江奔浪繞城邊。
131
《□書院》 宋·劉仲堪
鑿石導行徑,刊木羅居室。
微云□總戶,青嵐照緗帙。
潔士□□堵,志人輕尺璧。
況近□山水,勉旃此游息。
132
《游麻姑》 宋·某公卿
平生但玩魯公碑,今日身親到翠微。
一徑穹窿騰石棧,萬松森立護云扉。
真人得道書丹籍,福地遺蹤付羽衣。
暫得清幽清俗慮,不堪斜日便催歸。
133
《游妙行寺》 宋·俞本
中峰蒼翠里,微徑入禪關。
石座香塵積,蓮池苔蘚班。
鶴盤云在樹,龍過雨侵山。
會得規中意,怡然一解顏。
134
《鳳山閣》 宋·張徽
舉頭何處認京華,鳳閣層層出亂霞。
山勢轉來雙徑曲,水聲分去一川斜。
丹青隱映林間焙,黑白微茫石上畬。
遇興每須窮日夕,檻邊修竹砌邊花。
135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137
《山寺作》 明·陳公綸
近郭叢林邃,山環徑轉微。
溪光分石發,厓色亂苔衣。
樹密云能度,風閑鳥便飛。
短藜看未足,時傍夕陽歸。
* 關于石徑微的詩詞 描寫石徑微的詩詞 帶有石徑微的詩詞 包含石徑微的古詩詞(16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