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石底的詩詞(957首)

    221 《去杭州(送王師范)》 唐·元稹

    房杜王魏之子孫,雖及百代為清門。
    駿骨鳳毛真可貴,岡頭澤底促足論。
    去年江上識君面,愛君風貌情已敦。

    222 《續古詩十首》 唐·白居易

    戚戚復戚戚,送君遠行役。
    行役非中原,海外黃沙磧。
    伶俜獨居妾,迢遞長征客。
    君望功名歸,妾憂生死隔。

    贈別贊美友人

    223 《和答詩十首·和分水嶺》 唐·白居易

    高嶺峻棱棱,細泉流亹亹。
    勢分合不得,東西隨所委。
    悠悠草蔓底,濺濺石罅里。
    分流來幾年,晝夜兩如此。

    224 《黑潭龍-疾貪吏也》 唐·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傳有神龍人不識。
    潭上架屋官立祠,龍不能神人神之。
    豐兇水旱與疾疫,鄉里皆言龍所為。

    相思愛情

    225 《郊陶潛體詩十六首》 唐·白居易

    不動者厚地,不息者高天。
    無窮者日月,長在者山川。
    松柏與龜鶴,其壽皆千年。
    嗟嗟群物中,而人獨不然。

    226 《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唐·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順山。
    去山四五里,先聞水潺湲。
    自茲舍車馬,始涉藍溪灣。

    227 《官舍內新鑿小池》 唐·白居易

    簾下開小池,盈盈水方積。
    中底鋪白沙,四隅甃青石。
    勿言不深廣,但取幽人適。
    泛滟微雨朝,泓澄明月夕。

    228 《官舍內新鑿小池》 唐·白居易

    簾下開小池,盈盈水方積。
    中底鋪白沙,四隅甃青石。
    勿言不深廣,但取幽人適。
    泛滟微雨朝,泓澄明月夕。

    229 《醉后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之贈兼簡張大賈二十四先輩昆季》 唐·白居易

    劉兄文高行孤立,十五年前名翕習。
    是時相遇在符離,我年二十君三十。
    得意忘年心跡親,寓居同縣日知聞。

    230 《送王十八歸山,寄題仙游寺》 唐·白居易

    曾于太白峰前住,數到仙游寺里來。
    黑水澄時潭底出,白云破處洞門開。
    林間暖酒燒紅葉,石上題詩掃綠苔。
    惆悵舊游那復到,菊花時節羨君回。

    231 《木蓮樹生巴峽山谷間巴民亦呼為黃心樹大者…題三絕句云》 唐·白居易

    如折芙蓉栽旱地,似拋芍藥掛高枝。
    云埋水隔無人識,唯有南賓太守知。
    紅似燕支膩如粉,傷心好物不須臾。
    山中風起無時節,明日重來得在無。
    已愁花落荒巖底,復恨根生亂石間。
    幾度欲移移不得,天教拋擲在深山。

    232 《小童薛陽陶吹觱栗歌(和浙西李大夫作)》 唐·白居易

    剪削干蘆插寒竹,九孔漏聲五音足。
    近來吹者誰得名,關璀老死李袞生。
    袞今又老誰其嗣,薛氏樂童年十二。

    233 《晚從省歸》 唐·白居易

    朝回北闕值清晨,晚出南宮送暮春。
    入去丞郎非散秩,歸來詩酒是閑人。
    猶思泉石多成夢,尚嘆簪裾未離身。
    終是不如山下去,心頭眼底兩無塵。

    234 《南梁行(和二十二兄)》 唐·李德裕

    江南郁郁春草長,悠悠漢水浮清光。
    雜英飛盡空和景,綠楊陰重官舍靜。
    此時醉客縱橫書,公言可薦承明廬。

    235 《南梁行》 唐·李紳

    江城郁郁春草長,悠悠漢水浮青光。
    雜英飛盡空晝景,綠楊重陰官舍靜。
    此時醉客縱橫書,公言可薦承明廬。

    236 《南梁行》 唐·李紳

    江城郁郁春草長,悠悠漢水浮青光。
    雜英飛盡空晝景,綠楊重陰官舍靜。
    此時醉客縱橫書,公言可薦承明廬。

    237 《新樓詩二十首·琪樹》 唐·李紳

    石橋峰上棲玄鶴,碧闕巖邊蔭羽人。
    冰葉萬條垂碧實,玉珠千日保青春。
    月中泣露應同浥,澗底侵云尚有塵。
    徒使茯苓成琥珀,不為松老化龍鱗。

    238 《游天臺山》 唐·張祜

    崔嵬海西鎮,靈跡傳萬古。
    群峰日來朝,累累孫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猶塊土。
    傍洞窟神仙,中巖宅龍虎。

    唐詩三百首詠史懷古典故寫人

    239 《游天臺山》 唐·張祜

    崔嵬海西鎮,靈跡傳萬古。
    群峰日來朝,累累孫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猶塊土。
    傍洞窟神仙,中巖宅龍虎。

    240 《和處州韋使君新開南溪》 唐·朱慶馀

    地里光圖讖,樵人共說深。
    悠然想高躅,坐使變荒岑。
    疏鑿因殊舊,亭臺亦自今。
    靜容猿暫下,閑與鶴同尋。

    * 關于石底的詩詞 描寫石底的詩詞 帶有石底的詩詞 包含石底的古詩詞(9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