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石山的詩詞(483首)

    141 《山石榴花十二韻》 唐·白居易

    曄曄復煌煌,花中無比方。
    艷夭宜小院,條短稱低廊。
    本是山頭物,今為砌下芳。
    千叢相向背,萬朵互低昂。

    柳樹傷懷

    142 《題岐王舊山池石壁》 唐·白居易

    樹深藤老竹回環,石壁重重錦翠斑。
    俗客看來猶解愛,忙人到此亦須閑。
    況當霽景涼風后,如在千巖萬壑間。
    黃綺更歸何處去,洛陽城內有商山。

    143 《題裴晉公女幾山刻石詩后》 唐·白居易

    何處畫功業,何處題詩篇。
    麒麟高閣上,女幾小山前。
    爾后多少時,四朝二十年。
    賊骨化為土,賊壘犁為田。

    144 《山中五絕句·石上苔》 唐·白居易

    漠漠斑斑石上苔,幽芳靜綠絕纖埃。
    路傍凡草榮遭遇,曾得七香車輾來。

    145 《游平泉宴浥澗,宿香山石樓,贈座客》 唐·白居易

    逸少集蘭亭,季倫宴金谷。
    金谷太繁華,蘭亭闕絲竹。
    何如今日會,浥澗平泉曲。
    杯酒與管弦,貧中隨分足。

    登高山水詠史懷古思鄉

    146 《題祖山人池上怪石》 唐·張碧

    寒姿數片奇突兀,曾作秋江秋水骨。
    先生應是厭風云,著向江邊塞龍窟。
    我來池上傾酒尊,半酣書破青煙痕。

    147 《思山居一十首·題寄商山石》 唐·李德裕

    綺皓巖中石,嘗經伴隱淪。
    紫芝呈幾曲,紅蘚閟千春。
    聊用支琴尾,寧惟倚病身。
    自知來處所,何暇問嚴遵。

    148 《重憶山居六首·泰山石(兗州從事所寄)》 唐·李德裕

    雞鳴日觀望,遠與扶桑對。
    滄海似熔金,眾山如點黛。
    遙知碧峰首,獨立煙嵐內。
    此石依五松,蒼蒼幾千載。

    149 《重憶山居六首·巫山石》 唐·李德裕

    十二峰前月,三聲猿夜愁。
    此中多怪石,日夕漱寒流。
    必是歸星渚,先求歷斗牛。
    還疑煙雨霽,仿佛是嵩丘。

    150 《重憶山居六首·漏潭石(魯客見遺)》 唐·李德裕

    常疑六合外,未信漆園書。
    及此聞溪漏,方欣驗尾閭。
    大哉天地氣,呼吸有盈虛。
    美石勞相贈,瓊瑰自不如。

    151 《重憶山居六首·釣石(于谿人處求得)》 唐·李德裕

    嚴光隱富春,山色谿又碧。
    所釣不在魚,揮綸以自適。
    余懷慕君子,且欲坐潭石。
    持此返伊川,悠然慰衰疾。

    152 《盛山十二詩·繡衣石榻(為溫侍御置)》 唐·韋處厚

    巉巉雪中嶠,磊磊標方峭。
    勿為枕蒼山,還當礎清廟。

    離別寫人

    153 《盛山十二詩·盤石磴》 唐·韋處厚

    繚繞緣云上,璘玢甃玉聯。
    高高曾幾折,極目瞰秋鳶。

    154 《廬山石鏡》 唐·鮑溶

    東巖采薇人,巖際朝見月。
    怪墮幽蘿間,非時更澄徹。
    綠蘿就玉兔,再與高鳥歇。
    清光照掌中,始悟石上發。

    155 《山石榴花》 唐·施肩吾

    深色胭脂碎剪紅,巧能攢合是天公。
    莫言無物堪相比,妖艷西施春驛中。

    樂府戰爭生活

    156 《題馬儒乂石門山居》 唐·顧非熊

    尋君石門隱,山近漸無青。
    鹿跡入柴戶,樹身穿草亭。
    云低收藥徑,苔惹取泉瓶。
    此地客難到,夜琴誰共聽。

    157 《宿石門山居》 唐·雍陶

    窗燈欲滅夜愁生,螢火飛來促織鳴。
    宿客幾回眠又起,一溪秋水枕邊聲。

    158 《山石榴》 唐·杜牧

    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艷中閑。
    一朵佳人玉釵上,只疑燒卻翠云鬟。

    159 《秋晚懷茅山石涵村舍》 唐·杜牧

    十畝山田近石涵,村居風俗舊曾諳。
    簾前白艾驚春燕,籬上青桑待晚蠶。
    云暖采茶來嶺北,月明沽酒過溪南。
    陵陽秋盡多歸思,紅樹蕭蕭覆碧潭。

    160 《游維山新興寺,宿石屏村謝叟家》 唐·許渾

    晚過石屏村,村長日漸曛。
    僧歸下嶺見,人語隔溪聞。
    谷響寒耕雪,山明夜燒云。
    家家扣銅鼓,欲賽魯將軍。

    * 關于石山的詩詞 描寫石山的詩詞 帶有石山的詩詞 包含石山的古詩詞(48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