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石孔的詩詞(344首)

    41 《效進士作觀成都石經》 宋·黃庭堅

    成都九經石,歲久麝煤寒。
    字畫參工拙,文章可鑒觀。
    危邦猶勸講,相國校雕刊。
    群盜煙塵後,諸生竹帛殘。
    王春尊孔氏,乙夜詔甘盤。
    愿比求諸野,成書上學官。

    42 《菱溪大石》 宋·歐陽修

    新霜夜落秋水淺,有石露出寒溪垠。
    苔昏土蝕禽鳥啄,出沒溪水秋復春。
    溪邊老翁生長見,疑我來視何殷勤。
    愛之遠徙向幽谷,曳以三犢載兩輪。

    43 《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見遺因呈祭酒吳公》 宋·梅堯臣

    石鼓作自周宣王,宣王發憤搜岐陽。
    我車我馬攻既良,射夫其同弓矢張。
    舫舟又漁縛鱮魴,何以貫之維柳楊。
    從官執筆言成辛,書在鼓腰鐫刻臧。

    44 《石虎禮佛圖》 宋·劉克莊

    一虎雖兇暴,其尊孔釋同。
    矯情饋夫子,合爪禮澄公。

    45 《贈趙太虛畫竹石》 宋·白玉蟾

    竹魂竹魄竹精神,飛落瀟湘淇水瀕。
    千竿萬午競青翠,吹風飲露千來春。
    先生筆端自風雨,驚起竹魂無著處。
    一點水墨化成龍,龍孫飛去鵞溪住。

    46 《悲來行哭石起職方》 宋·晁補之

    悲來乎石君,吾何悲夫,
    斯人婉兮河之津。
    厖眉白面照青春,朱紱斯煌映路塵。

    47 《孔雀院后蒙泉》 宋·晁補之

    檐頭山作屏當砌,石眼泉為鏡照窗。
    我亦困蒙如可擊,此泉從戶到西江。

    48 《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四首》 宋·蘇轍

    昔在京城南,成均封茅屋。
    清晨屣履過,不顧車擊轂。
    時有江南生,能使多士服。
    同儕畏鋒銳,兄弟更馳逐。

    49 《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四首》 宋·蘇轍

    百病侵形骸,漸老同破屋。
    中有一寸空,能用輻與轂。
    忽如丹砂走,不受凡火伏。
    前瞻已不遠,後躡愈難逐。

    50 《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四首》 宋·蘇轍

    治生非所長,兒女驚滿屋。
    作官又迂疏,不望載朱轂。
    因緣罣罪罟,未許即潛伏。
    空余讀書病,日與古人逐。

    51 《和孔武仲金陵九詠其六此君亭》 宋·蘇轍

    綠竹不可數,孤亭一倍幽。
    色分巖石潤,梢出澗松修。
    雪節寒方見,春萌旱不抽。
    故山多此物,長恨未歸休。

    52 《和孔武仲金陵九詠 此君亭〈在華藏寺·》 宋·蘇轍

    綠竹不可數,孤亭一倍幽。
    色分巖石潤,梢出澗松修。
    雪節寒方見,春萌旱不抽。
    故山多此物,長恨未歸休。

    53 《石博山》 宋·黃公度

    誰琢翠嵐如許工,晴巒洶涌欲穿空。
    一塵不動心齋處,寸縷初飛鼻孔通。

    54 《和孔純老按屬邑六首》 宋·王之道

    石竇泠泠注竹谿,谿光浮動軟琉璃。
    幽人愛玩不忍去,覓句坐驚紅日西。

    55 《夏中病瘧戲作呈石末公》 明·劉基

    晚浴烝骨毛,蹭蹬張萬孔。
    不虞小人風,堀堁觸埲塕。
    長驅毒暑氣,熇若燎發曌。
    鉆膚入經絡,鍵鑰砉沖捅。

    56 《孔先生以仙長老山水略錄見約同游作詩答之》 宋·韓維

    群峰羅立青攙攙,中有佛廟名香嚴。
    飛泉洶涌出峰后,四時激射蒼巖。
    跳珠噴雪幾百丈,下注坎險鐘為三。
    援蘿俯瞰石底凈,明鏡光溢青瑤函。

    57 《和象之同孔寧極游石橋且簡寧極》 宋·韓維

    春風杖藜客,同到石橋邊。
    引袖披云木,攜樽俯澗泉。
    巖花聊彩摘,野器不雕鐫。
    俯仰元和內,熙恬太古前。

    58 《勉陳石二生》 宋·鄭獬

    精金埋深山,鑿土不難得。
    大貝貯滄海,破浪亦能識。
    山趨猛虎穴,海入長蛟室。
    必意往取之,投軀不少惜。

    59 《題孔氏東園三首》 宋·李廌

    濃綠陰中黃栗留,醉鄉遲日厭鳴鳩。
    青春去後百花歇,賴有枝頭安石榴。

    60 《書孔伯紹題壁后》 宋·李新

    伯紹壁間遺跡在,雨昏炱蝕逆風吹。
    何人借與云巖石,化作人間墮淚碑。

    * 關于石孔的詩詞 描寫石孔的詩詞 帶有石孔的詩詞 包含石孔的古詩詞(34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