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石堂的詩詞(79首)

    61 《石蒼舒醉墨堂》 宋·蘇轍

    石君得書法,弄筆歲月久。
    經營妙在心,舒卷功隨手。
    惟茲逸群氣,扶駕須斗酒。
    作堂名醉墨,揮灑動墻牖。
    安得濁酒池,淋漓看濡首。
    但取繼張君,莫顧顛名丑。

    62 《孫賁知衢州去疑冢以其所得雙石作堂乞詩》 宋·張舜民

    芝蘭雖好忌當門,何況庭前惡土墩。
    畚鍤才興雙劍出,狐貍盡去老松蹲。
    百年守冢真堪笑,一日開軒亦可尊。
    安得擲從天外去,成都石筍至今存。

    63 《含山令尹章邦基即其所居剜山得石嵌空乃作堂》 宋·王之道

    我聞美玉地所秘,出為世用自有時。
    譬猶景星與慶云,千載往往一見之。
    君家玉璧豈無說,鑿山得石夸瑰奇。
    豈惟蒼翠實相似,溫潤清越璠璵姿。

    64 《游開元寺憩綠陰堂(為開元寺長老秀石公賦)》 元·楊維楨

    韋郎句中尋晝寂,劫灰不盡綠層層。
    鴻文重記青城客,內典新傳瀑布僧。
    石佛浮江輕似葉,神珠照缽隱如燈。
    杪欏樹子風前落,吹傍恩公舊毾。

    65 《李仲高石君堂》 宋·王灼

    三吳黑風吹地拆,太湖浪高一千尺,龜黿兩山壓湖心,歲歲飛濤恣沖射。
    山骨雖堅亦破碎。
    穴穿根斷瑰奇出。

    66 《近聞諸山例關堂石門老偶煮黃精以詩為寄次韻》 宋·李彌遜

    束縛齋魚書掩關,長镵斸雪草泥間。
    竹爐石鼎甘香賸,分與衰翁地病顏。

    67 《石經堂》 宋·李石

    我來一登石經堂,從以諸生行兩廡。
    諸生讀經半白頭,問以始終箝不語。
    我聞此經昔中都郎中所隸乃其祖。
    邇來離亂已亡失,

    68 《王原慶新遷居南堂以古風求寫恕齋二大字并石》 宋·樓鑰

    三槐諸孫有奇士,才高特未遇時爾。
    作詩尤能備眾體,短章大篇仍雜擬。
    解紛使掉三寸舌,隨陸蘇張何足比。
    雕鶚猶未離風塵,蛟螭尚爾蟠泥滓。

    69 《妙香院僧堂后路直臨溪石臺古松蟠其上松之下》 宋·趙蕃

    臺高十丈獨株松,下有仙人舊履蹤。
    三十二窠丹灶在,亦云數目應龜峰。

    70 《妙香院僧堂后路直臨溪石臺古松蟠其上松之下》 宋·趙蕃

    壁間石色隱青紅,指似夭夭即此中。
    金石著文猶叵信,況堪傳者自漁翁。

    71 《予園泰堂之傍有奇石小有有洞箭括有門車箱有》 宋·岳珂

    池邊歷平蹊,果下動游鞚,一笑未心領,萬象徒目送。
    淵渟歷危檻,目景眩華棟。
    閒情晻不舒,倦思悄如瞢。

    72 《題致堂新州坐石》 宋·方岳

    蒼寒瘴面新州石,直不話頭傳不休。
    秦負儒耶君誤矣,二書今與大江流。

    73 《題致堂新州坐石》 宋·方岳

    棱層不隔梅花嶺,萬里相從識兩翁。
    卻怪牧牛亭下路,石麟咫尺臥秋風。

    74 《謝紹興石梅癯遺本堂二篆書》 宋·陳著

    飛下云閒玉箸書,忽如夢覺揖梅癯。
    古來髓脈今誰識,稱得山中老餓夫。

    75 《題云石深趣堂》 宋·陳宓

    廣文官舍先無塵,誰著嵐光幾上陳。
    個里盡消三伏暑,胸中長作四時春。
    不因泉石耽成癖,那褒簞瓢味更真。
    顧我年來羈吏鞅,清閑羞見讀書人。

    76 《竹石園堂酒邊即事》 宋·顧逢

    到此須終日,相忘醉不成。
    一天惟有月,萬籟絕無聲。
    魚口萍吞吐,螢光草晦明。
    夜闌重秉燭,猶對石棋枰。

    77 《絕句二首寄紹堂求巧石》 宋·陸文圭

    離根怪石起憎云,淺帶春泥碧蘚紋。
    乞與詩人時醒酒,也勝豪奪任監軍。

    78 《絕句二首寄紹堂求巧石》 宋·陸文圭

    幾年石友臥蒼苔,曾受南宮雅乍來。
    老子暮年行腳倦,只宜窗裹看崔嵬。

    79 《五月間與正仲立耕養堂前見石榴一花吐初因以》 宋·舒岳祥

    石屏溪上晚風柔,深念沉思註易樓。
    好酒自能和性氣,閑愁何必上眉頭。
    十風五雨天常順,萬綠一紅春更留。
    灶婢解炊新麥飯,提魚仍就篆畦游。

    * 關于石堂的詩詞 描寫石堂的詩詞 帶有石堂的詩詞 包含石堂的古詩詞(7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