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短篷的詩詞(152首)

    101 《與蔡吏部林直院別江樓》 宋·方岳

    又拋蓑笠出山來,那得江鷗不見猜。
    一醉真成吞溟涬,三人曾共住蓬萊,翰林詞伯玉為骨,直指繡衣霜作臺。
    莫笑樵溪窮太守,短篷煙雨亦佳哉。

    102 《還留石亭》 宋·方岳

    枯荷折葦臥鳧鷗,小雨輕煙畫出秋。
    自喚短篷將老硯,石亭尋客了詩愁。

    103 《西渡堰呈孫古巖朝奉》 宋·陳著

    行計又匆匆,投西一短篷
    上河平岸水,暮雨打頭風。
    得飯已昏后,無眠到夜中。
    哦詩欠佳句,為報古巖翁。

    104 《和鄒希賢舟中遇風雨》 宋·姚勉

    湖干野泊不知更,水國荒寒愴旅情。
    一夜奔雷吁可怪,滿空寒雨注如傾。
    颶風翻海驅潮勢,戰鼓轟天震地聲。
    到曉定應三尺雪,短篷忽漏赤暾明。

    105 《和趙同叔見寄韻》 宋·胡仲弓

    湖海歸來世念輕,短篷終日載吟聲。
    天風約住云來往,萬里長空一雁橫。

    106 《和仙詩友鶴吟》 宋·何夢桂

    當年只鶴揚州去,羽衣虹裳滅煙霧。
    千年華表不歸來,來時忘卻邯鄲路。
    短篷月白起酸風,天陰鬼哭戰場空。
    黃昏欲望城西東,亂山青處白云中。

    107 《得少順風又值小雨二首》 宋·董嗣杲

    浪游幾抆還家淚,貧抱遺書羞擁篲。
    短篷獨載冒江濤,平生觸事成淹滯。
    所為素守三不欺,人所不知心所知。
    欹枕賦就歸來兮,風伯前呵雨師隨。

    108 《江墅秋晚》 宋·董嗣杲

    秋林不可寄,九月已寒風。
    鴻雁云呼遠,蠅蚊雨洗空。
    籬花荒正色,岸蓼臥枯叢。
    別浦棲漁隱,何期共短篷

    109 《馬頭渡》 宋·董嗣杲

    幾回問渡野陰濃,趁早相呼艤短篷
    千里晚沈鴻翼信,片帆涼卸馬頭風。
    官坊酒濁秋旗破,客店人荒晚釜空。
    量取異鄉愁幾斛,只須傾瀉錦囊中。

    110 《春日途中五首》 宋·項安世

    破艇沖風去似疑,短篷經雨漏如篩。
    無端更著連宵雨,大似波神得廝欺。

    111 《鷗渚亭次韻茂洪西湖三詩》 宋·張镃

    老了看山今益工,只憐云氣不憐峰。
    抬頭斗餉無人說,自向波心汎短篷

    112 《籐枕詩》 宋·張镃

    為愛江湖細雨聲,短篷欹聽買隨行。
    那堪老去便輕軟,肯羨珊瑚與夜明。

    113 《南湖夕泛》 宋·張镃

    欲知家住畫圖中,靜向波心漾短篷
    粉墨暈開水色,碧朱堆上柳花叢。
    云邊鷗影來還去,籬畔難聲西復東。
    別浦夷猶豈無謂,細看蘋末受清風。

    114 《霅城》 宋·葉茵

    愛向其中艤短篷,眼前景物總玲瓏。
    神仙窟宅垂揚裹,圖畫溪水落照中。
    甚是繁華輸俠少,也須幽勝屬衰翁。
    世間風月無如此,賣鶴來謀地一弓。

    115 《偶成》 宋·杜范

    短篷支枕看青山,山意閑如人意閑。
    飛過白鷗何處宿,宿時莫向急邊灘。

    116 《張老山御史寄七夕詩今近中秋奉問》 宋·方回

    籠鶴囊琴駕短篷,夏初言別又秋中。
    一天遙共團圓月,兩地相忘矍鑠翁。
    朝廷還公黃閣相,江湖乞我白蘋風。
    金臺乍到朋簪盍,肯系吟箋寄早鴻。

    117 《舟中九日》 宋·宋伯仁

    巴得重陽未到家,短篷根底憶黃花。
    烏紗不為西風舞,空與同舟說孟嘉。

    118 《小舟過吳江風雨大作夜泊三家村翌日風回到家》 宋·孫應時

    短篷僅容坐,一滴不通雨。
    不料西南風,滂沛遽如許。
    蕩搖首屢觴,跧彎背欲僂。
    筆經四橋側,心動不敢語。

    119 《漁父詞七首》 宋·薛嵎

    滿湖飛雪攪長空,急起呼兒上短篷
    蓑笠具,畫圖同,鐵笛聲長曲未終。

    120 《借吳直軒韻別黃仲宣》 宋·楊公遠

    世路間關迥不同,生涯淡薄硯池中。
    買蓑去伴玄真子,著句來違黃石公。
    雖慰曉猿兼夜鶴,卻嗟社燕與秋鴻。
    從今雪交光云夜,乘興當思泛短篷

    * 關于短篷的詩詞 描寫短篷的詩詞 帶有短篷的詩詞 包含短篷的古詩詞(15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