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短笛的詩詞(219首)
41
《騫山溪 游靈源山》 元·冀國公主
楚峰遠眺,山嵐凝芳樹。
禾黍正離離,立西風、云煙向暮。
青松瑟瑟,風送短笛聲,寒溪畔,翠微間,依約人間住。
靈源待月,襟袖涼微度。
把酒問青天,廣寒宮,知何處。
中元吟賞好,預作中秋歸興逸,欲乘鸞,
42
《沁園春 牧》 元·王*
赤腳蓬頭,蓑衣*箬笠,隨處安然。
守無角牛兒,不離左右。
同行同住,同坐同眠。
常在家山,勻調水草,拗性之時著一鞭。
43
《沁園春 樵》 元·王*
家住孤峰,門臨曲澗,木作橫橋。
與世事相違,心求活計,蓑衣掛體,斧柄懸腰。
出入玄關,往來幽徑,直上高山采古樵。
時攀就,把千枝攢簇,一擔平挑。
44
《榕樹樓晚眺》 清·李秉禮
高閣登臨快晚晴,好風吹送葛衣輕。
云中古寺疏鐘動,樹里斜陽遠岫明。
被岸軟沙眠乳犢,蘸波垂柳囀流鶯。
歸途緩踏溪橋月,何處漁舟短笛橫。
45
《和阮亭《秋柳》詩原韻》 清·冒襄
紅閨紫塞晝飛霜,顧影羞窺白玉塘。
近日心情惟短笛,當年花絮已空箱。
夢殘舞榭還歌榭,淚落岐王與薛王。
回首三春攀折苦,錯教根植善和坊。
47
《遠浦棹歌》 宋·饒魯
片帆雨霽飛煙江,漁翁停棹歌滄浪。
一聲欸乃山水綠,浪中驚起雙鴛鴦。
雙鴛鴦情一何美,同宿同飛在秋水。
不似人生苦別離,女嫁征夫男戰死。
49
《湖上吟》 宋·許志仁
誰家短笛吹楊柳,何處扁舟唱采菱。
湖水欲平風作惡,秋云不薄雨無憑。
近人白鷺麾方去,隔岸青山喚不應。
好景滿前難著語,夜歸茅屋望疏燈。
50
《題夏訓武珪畫牛》 宋·張煒
枯木立數莖,斷岸走千尺。
旁有牧牛兒,放牛倚拳石。
牛閑芳草間,兒倦眠跼蹐。
畫手筆入神,淡墨奪真跡。
憑誰喚兒醒,落日歸路僻。
覺來橫短笛,吹斷遠山碧。
51
《暮春》 明·蔡羽
萬里月當戶,郵亭花滿枝。
行人花下發,短笛月中吹。
坐覺春光損,頻驚斗柄移。
天邊芳草綠,愁緒細如絲。
52
《江上》 明·陳公綸
雙鷗如有約,同泛越江風。
極浦回波勢,修林襲岸容。
孤帆春雨外,短笛暮煙中。
坐久渾無事,江頭數亂峰。
54
《舟次西華》 明·呂時臣
雁過停舟處,徘徊野色遲。
城根流水抱,岸角斷橋垂。
煙集棲埤鳥,風寒牧馬陂。
豈堪今夜宿,短笛隔船吹。
55
《龍山云從亭》 明·阮自華
玉饋山中酒未窮,解愁天日若相逢。
長竿為出鮫人月,短笛微吟龍女風。
蓮葉高于三丈石,桃花開已十年紅。
一望人間似煙霧,春深情思轉微濛。
56
《訪陳敏道不值》 明·沈夢麟
不憚風波兩日程,孤舟聊系故人情。
菊花與我為賓主,醴酒從人結弟兄。
秋谷已銷吳甸雨,寒潮不上闔閭城。
白頭欲制烏啼曲,付與漁郎短笛聲。
57
《暮春即事》 未知·王中
塵事勞勞兩鬢霜,愁將清鏡閱年光。
磨礱歲月歸吟社,撿束生涯入醉鄉。
草引閑情頻悵望,蝶隨春夢屢悠揚。
覺余一啜茶甌罷,短笛清風正夕陽。
59
《秋興》 明·雪江秀公
木落關山歲暮時,風云萬里憶京師。
著書獨惜虞卿老,懷古猶含庾信悲。
海郭清砧寒近搗,山樓短笛夜深吹。
江南秋水平如鏡,只恐無人照鬢絲。
60
《枝江紫山懷古》 明·趙貞吉
赤甲青江天半垂,紫山黃葉正離披。
高鴻已托長風翼,下澤誰聽短笛吹。
地接山回秦避路,云頹天回漢留祠。
周郎陸弟名空在,細雨荒臺獵罷時。
* 關于短笛的詩詞 描寫短笛的詩詞 帶有短笛的詩詞 包含短笛的古詩詞(2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