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知錯的詩詞(517首)
421
《黃魯直先王賜帖贊》 宋·岳珂
賜帖不知其幾,而今猶其一。
四印之錯出,百年之湮郁,神呵鬼護,見此遺物。
嗚呼,經固先德之所寓,而匪止于絕世之名筆。
既軼而猶此繡質,子孫守之謹勿失。
423
《有嘆》 宋·蘇泂
氣使與形驅,從知萬化渠。
參禪休佞佛,為士盍忘書。
枉鑄千金錯,終還一味愚。
柴門老翁媼,圍坐卻安居。
424
《棲閑堂》 宋·蘇泂
紛紛世界多金寶,試覓一閑何處討。
天公忌閑亦惜閑,似欲人人忙里老。
長安道上人如煙,信有陰陽錯昏曉。
食升衣尺我類渠,玉帶金魚為誰好。
425
《許宰和篇至再用韻謝》 宋·王邁
陶令束帶督郵讀,歸來高興潛有激。
昌黎縣齋飽讀書,自謂此日足可惜。
二賢詩留天地間,千載寶之為雙璧。
當官不妨文字樂,似此人物不時出。
427
《再詠番易方節士》 宋·王柏
博物君子識覽精,包羅錯綜能成文。
夫何吳興載慶豫,慨然譜竹擬諸形。
非草非木言甚決,品類繁夥難盡說。
九江五嶺多逸遺,維此方君更無別。
429
《詠荊州瑞蓮》 宋·李曾伯
蓮之為瑞固有之,水神豈肯輕種奇。
雙花僅見子辱表,并蒂嘗著原父詩。
未如今年荊州幕,拔萃出類羅方池。
二花三花四五花,至於六花同一枝。
430
《題董一之花木杪》 宋·方岳
君不見王子猷,剡溪夜雪之孤舟。
此翁百好不入眼,而雅與竹深相投。
君不見陶淵明,徽弦不具之古琴。
東籬把菊偶然耳,人或作圖傳至今。
433
《次韻山中小集》 宋·方岳
一生大錯空環轍,何啻糜渠六州鐵。
不如歸來乎山中,山泉自香山酒冽。
冰虀一釂累數觴,山中之樂那可量。
梅花在傍具知狀,落筆煙云生草堂。
434
《耕漁處》 宋·衛宗武
清漣萬頃渟為湖,湛湛一鏡涵太虛。
基旁鱗次田莓莓,四望沃若皆膏腴。
蔬畦麥隴間碧樹,洲蘋岸蓼連平蕪。
水村落照晚鐘寺,中有一山成畫圖。
435
《次韻前人寒食》 宋·陳著
今年寒食倍心寒,不獨松楸感涕潸。
青草遙悲新瘞冢,蒼梧錯認舊來山。
人生醉夢乾坤里,時節晦冥風雨閒。
只有杜鵑知此意,傍云啼去又啼還。
437
《愚石歌》 宋·何夢桂
大埠初分生怪石,曾與不周山作骨。
山崩地缺天柱摧,片石耆姿轉奇崛。
媧皇煉石補天工,化作五星成五色。
地下為石天上星,頑質變化生神靈。
438
《壯哉亭觀龍湫作》 宋·蒲壽宬
雪車冰柱劉叉狂,玉川玉更與相頡頏。
車聲羊腸幾盤折,飛冰走雪何茫茫。
天公矜此老怪物,六丁直下白晝驅阿香。
豐隆列缺一時起,千車百柱摧靡靡。
440
《述事》 宋·華岳
收不融明遂啟疑,源流本末致交馳。
谷何嘗響人相喚,岸幾曾行舟自移。
枉直萬端明似鏡,是非一著錯如棋。
磨心拔去誰能轉,試問諸公知不知。
* 關于知錯的詩詞 描寫知錯的詩詞 帶有知錯的詩詞 包含知錯的古詩詞(5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