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知稻的詩詞(355首)

    41 《詠史十一首》 唐·李華

    昂藏獬豸獸,出自太平年。
    亂代乃潛伏,縱人為禍愆。
    嘗聞斷馬劍,每壯朱云賢。
    身死名不滅,寒風吹墓田。

    42 《襄武館游眺》 唐·韋應物

    州民知禮讓,訟簡得遨游。
    高亭憑古地,山川當暮秋。
    是時粳稻熟,西望盡田疇。
    仰恩慚政拙,念勞喜歲收。

    43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唐·杜甫

    高標跨蒼天,烈風無時休。
    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龍蛇窟,始出枝撐幽。

    登高寫景抒情

    44 《后出塞五首》 唐·杜甫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
    戰伐有功業,焉能守舊丘?
    召募赴薊門,軍動不可留。
    千金買馬鞍,百金裝刀頭。

    寫人邊塞組詩

    45 《南池(在閬中縣東南,即彭道將魚池)》 唐·杜甫

    崢嶸巴閬間,所向盡山谷。
    安知有蒼池,萬頃浸坤軸。
    呀然閬城南,枕帶巴江腹。
    芰荷入異縣,粳稻共比屋。

    46 《南池(在閬中縣東南,即彭道將魚池)》 唐·杜甫

    崢嶸巴閬間,所向盡山谷。
    安知有蒼池,萬頃浸坤軸。
    呀然閬城南,枕帶巴江腹。
    芰荷入異縣,粳稻共比屋。

    47 《花鴨》 唐·杜甫

    花鴨無泥滓,階前每緩行。
    羽毛知獨立,黑白太分明。
    不覺群心妒,休牽眾眼驚。
    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鳴。

    48 《到村》 唐·杜甫

    碧澗雖多雨,秋沙先少泥。
    蛟龍引子過,荷芰逐花低。
    老去參戎幕,歸來散馬蹄。
    稻粱須就列,榛草即相迷。
    蓄積思江漢,疏頑惑町畦。
    稍酬知己分,還入故林棲。

    49 《自瀼西荊扉且移居東屯茅屋四首》 唐·杜甫

    白鹽危嶠北,赤甲古城東。
    平地一川穩,高山四面同。
    煙霜凄野日,粳稻熟天風。
    人事傷蓬轉,吾將守桂叢。

    邊塞戰士

    50 《贈漢陽隱者》 唐·錢起

    當年不出世,知子餐霞人。
    樂道復安土,遺榮長隱身。
    衡茅古林曲,粳稻清江濱。
    桂棹為漁暇,荷衣御暑新。
    款顏行在役,幽興惜今晨。
    分首天涯去,再來芳杜春。

    51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唐·錢起

    傾酒向漣漪,乘流東去時。
    寸心同尺璧,投此報馮夷。
    江曲全縈楚,云飛半自秦。
    峴山回首望,如別故關人。

    52 《送陳兼應辟兼寄高適、賈至》 唐·獨孤及

    結綠處燕石,卞和不必知。
    所以王佐才,未能忘茅茨。
    罷官梁山外,獲稻楚水湄。
    適會傅巖人,虛舟濟川時。

    53 《孤鴻篇》 唐·戴叔倫

    江上雙飛鴻,飲啄行相隨。
    翔風一何厲,中道傷其雌。
    顧影明月下,哀鳴聲正悲。
    已無矰繳患,豈乏稻粱資。

    54 《上劉侍中》 唐·楊巨源

    命代生申甫,承家翊禹湯。
    廟謨膺間氣,師律動清霜。
    鐘鼎勛庸大,山河誡誓長。
    英姿凌虎視,逸步壓龍驤。

    唐詩三百首月亮初中古詩歸隱孤獨生活

    55 《游石角過小嶺至長烏村》 唐·柳宗元

    志適不期貴,道存豈偷生。
    久忘上封事,復笑升天行。
    竄逐宦湘浦,搖心劇懸旌。
    始驚陷世議,終欲逃天刑。

    56 《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 唐·柳宗元

    夙抱丘壑尚,率性恣游遨。
    中為吏役牽,十祀空悁勞。
    外曲徇塵轍,私心寄英髦。
    進乏廓廟器,退非鄉曲豪。

    57 《祭退之》 唐·張籍

    嗚呼吏部公,其道誠巍昂。
    生為大賢姿,天使光我唐。
    德義動鬼神,鑒用不可詳。
    獨得雄直氣,發為古文章。

    58 《送朱慶馀及第歸越》 唐·張籍

    東南歸路遠,幾日到鄉中。
    有寺山皆遍,無家水不通。
    湖聲蓮葉雨,野氣稻花風。
    州縣知名久,爭邀與客同。

    59 《昌谷詩(五月二十七日作)》 唐·李賀

    昌谷五月稻,細青滿平水。
    遙巒相壓疊,頹綠愁墮地。
    光潔無秋思,涼曠吹浮媚。
    竹香滿凄寂,粉節涂生翠。

    60 《和樂天贈吳丹》 唐·元稹

    不識吳生面,久知吳生道。
    跡雖染世名,心本奉天老。
    雌一守命門,回九填血腦。
    委氣榮衛和,咽津顏色好。

    * 關于知稻的詩詞 描寫知稻的詩詞 帶有知稻的詩詞 包含知稻的古詩詞(3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