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流離仰二天,淮民只說使君賢。向來積貯知無有,此去規模要有傳。幼學可能傅榷酤,遠猷無惜助籌邊。公馀更向髯參問,今賦梅花第幾篇。
日晏炊煙冷屋山,典書糴米奉慈顏。祗今童稚便安養,一飽誰知有許艱。
雙劍齊飛下九淵,更驚白壁墮黃泉。世間何用知非福,獨立斜陽意茫然。
舊聞蜀酒濃,今乃舉此觴。可憐如甘言,難置烈士腸。近者營糟丘,始傳柱下方。青菽為曲糵,碧蓼有微芳。
幾情但以俗眼觀,妄義阿師取舍間。豈知片云不掛天,一來一去心長閒。
處世能求出世心,石壇深夜禮星辰。遍游五岳求真訣,獨向三清有主人。妙筆曾開天日曉,懸壺常鎖洞山春。不知何事飛符動,又見荒林聚鬼神。
要知賢者善居官,法自嚴明性自寬。黠吏欲欺難作計,愚民初懼久方安。獄辭大小情皆見,市物公私價一般。農力不聞供土木,窮閻猶得免饑寒。
家傳張長公,直節可敬嘆。居官不取容,安有鄙夫患。奏劾司馬門,乃翁寧可犯。驚蹕當罰金,法令戒反汗。
無一法與人,豈有二種語。居士門墻高,逢人恁麼舉。石梁踏斷眼皮橫,師子游行無伴侶。
腳下長拖破木履,口內不知道甚底。惱亂風光沒奈何,南北東西無定止。
褰裳而趨,或然而住。咄咄書空,喃喃獨語。盡語渠儂轉法華,知得身心在何處。
一千余里路,知為爾師行。晚嶠踏云影,春江聞浪聲。相逢知有約,又別似無情。莫話傳衣事,北宗人恐爭。
湖水繞孤峰,知曾住此中。既傷遺塔變,重惜講臺空。鵝護晴池乳,鷹呼古樹風。唯聞林處士,清節與師同。
欲知親切處,必定無本據。忽然言不會,勘破面壁覷。
庾嶺問南能,踏碓到三更。誰知憨俗漢,紹祖列傳燈。
信知如是是,如是是非是。真如無是非,咄哉休瞌睡。
只知聞信馬,髑髏遍天下。是他無不知,忙忙渾晝夜。
真如實不如,萬法了無依。鐘中無鼓響,不墮往來機。
法應如是解,其余休捏怪。六臂任三頭,一心無變壞。
有解卻成非,猶未盡離微。一體含法界,無知無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