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知此味的詩詞(532首)
82
《味道》 唐·白居易
叩齒晨興秋院靜,焚香冥坐晚窗深。
七篇真誥論仙事,一卷檀經說佛心。
此日盡知前境妄,多生曾被外塵侵。
自嫌習性猶殘處,愛詠閑詩好聽琴。
83
《張常侍池涼夜閑宴贈諸公》 唐·白居易
竹橋新月上,水岸涼風至。
對月五六人,管弦三兩事。
留連池上酌,款曲城外意。
或嘯或謳吟,誰知此閑味。
回看市朝客,矻矻趨名利。
朝忙少游宴,夕困多眠睡。
清涼屬吾徒,相逢勿辭醉。
84
《對琴酒》 唐·白居易
西窗明且暖,晚坐卷書帷。
琴匣拂開后,酒瓶添滿時。
角尊白螺醆,玉軫黃金徽。
未及彈與酌,相對已依依。
86
《沁園春(壽)》 宋·黃機
六月云初,人爭議公,公無阻傷。
記傳飛急羽,舟還海道,彌漫白水,路入沙場。
萬姓三軍,倚公為命,法有逗遛公自當。
君還信,似崔嵬砥柱,屹立瞿塘。
89
《狄韶州煮蔓菁蘆菔羹》 宋·蘇軾
我昔在田間,寒皰有珍烹。
常支折腳鼎,自煮花蔓菁。
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
誰知南岳老,解作東坡羹。
中有蘆菔根,尚含曉露清。
勿語貴公子,従渠醉膻腥。
91
《五鼓》 宋·陸游
夢斷華胥夜艾時,遶廊蕭散曳筇枝。
長空漸見明河落,短調猶殘畫角吹。
世事又隨朝日出,釣船莫負早秋期。
南湖五畝新菰熟,此味惟應老子知。
92
《挽葛夫人二首》 宋·劉克莊
不惟婆嫂咸嗟惜,學語兒知此母賢。
味薄居常喜蔬食,心慈勸勿用蒲鞭。
若非騰上天宮里,必是迎歸海岸邊。
九十老農來祖奠,眼枯不覺亦潸然。
93
《薺》 宋·曾幾
盤餐到野薺,曳杖閒挑根。
幽人此味熟,俗子誰知津。
微物經品題,便作席上珍。
97
《焦尾辭》 元·楊維楨
焦尾器猶在,焦尾音無遺。
眷茲古人器,恒以今四絲。
纖手弄掩抑,類作箜篌悲。
赤城有佳士,今人古人師。
獨作古先操,頎然如見之。
飲以化人酒,此味從誰知?
* 關于知此味的詩詞 描寫知此味的詩詞 帶有知此味的詩詞 包含知此味的古詩詞(53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