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知戰的詩詞(953首)

    561 《送孫勉》 宋·蘇軾

    昔年罷東武,曾過北海縣。
    白河翻雪浪,黃土如蒸面。
    桑麻冠東方,一熟天下賤。
    是時累饑饉,常苦盜賊變。

    562 《興龍節侍宴前一日微雪與子由同訪王定國小飲》 宋·蘇軾

    醒各賦一篇明日朝中以示定國也天風淅淅飛玉沙,詔恩歸沐休早衙。
    遙知清虛堂里雪,正似薝卜林中花。
    出門自笑無所詣,呼酒持勸惟君家。
    踏冰凌兢戰疲馬,扣門剝啄驚寒鴉。

    563 《金山寺與柳子玉飲大醉臥寶覺禪榻夜分方醒書》 宋·蘇軾

    惡酒如惡人,相攻劇刀箭。
    頹然一榻上,勝之以不戰。
    詩翁氣雄拔,禪老語清軟。
    我醉都不知,但覺紅綠眩。
    醒時江月墮,摵摵風響變。
    惟有一龕燈,二豪俱不見。

    564 《雙鳧觀?在葉縣?》 宋·蘇軾

    王喬古仙子,時出觀人寰。
    常為漢郎吏,厭世去無還。
    雙鳧偶為戲,聊以驚世頑。
    不然神仙跡,羅網安能攀。

    565 《安期生?并引?》 宋·蘇軾

    安期生,世知其為仙者也,然太史公曰:蒯通善齊人安期生,生嘗以策干項羽,羽不能用,羽欲封此兩人,兩人終不肯受,亡去。
    予每讀此,未嘗不廢書而嘆,嗟乎,仙者非斯人而誰為之。
    故意戰國之士,如魯連、虞卿,皆得道者歟?安期本策士,平日交蒯通。
    嘗干重瞳子,不見隆準公。

    566 《次韻秦觀秀才見贈秦與孫莘老李公擇甚熟將入》 宋·蘇軾

    夜光明月非所投,逢年遇合百無憂。
    將軍百戰竟不侯,伯郎一斗得涼州。
    翹關負重君無力,十年不入紛華域。
    故人坐上見君文,謂是古人吁莫測。

    567 《郭綸》 宋·蘇軾

    河西猛士無人識,日暮津亭閱過船。
    路人但覺驄馬瘦,不知鐵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戰,截發愿作萬騎先。
    我當憑軾與寓目,看君飛矢集蠻氈。

    568 《謝人見和前篇二首》 宋·蘇軾

    已分酒杯欺淺懦,敢將詩律斗深嚴。
    漁蓑句好應須畫,柳絮才高不道鹽。
    敗履尚存東郭足,飛花又舞謫仙檐。
    書生事業真堪笑,忍凍孤吟筆退尖。

    569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 宋·蘇軾

    土暈銅花蝕秋水,要須悍石相礱砥。
    十年冰蘗戰膏粱,萬里煙波濯紈綺。
    歸來詩思轉清激,百丈空潭數魴鯉。
    逝將桂浦擷蘭蓀,不記槐堂收劍履。

    570 《謝人見和前篇二首》 宋·蘇軾

    九陌凄風戰齒牙,銀杯逐馬帶隨車。
    也知不作堅牢玉,無奈能開頃刻花。
    得酒強歡愁底事,閉門高臥定誰家。
    臺前日暖君須愛,冰下寒魚漸可叉。

    571 《正月八日招王子高飲和王晉卿》 宋·蘇軾

    屋雪號風苦戰貧,紙窗迎日稍知春。
    正如薝蔔林中坐,更對芙蓉城里人。
    昨想玉堂空冷徹,誰分銀榼送清醇。
    海山知有東南角,正看歸鴻作小顰。

    572 《鄧忠臣母周氏挽詞》 宋·蘇軾

    微生真草木,無處謝天力。
    慈顏如春風,不見桃李實。
    古今抱此恨,有志俯仰失。
    公子豈先知,戰戰常惜日。

    573 《秦少游夢發殯而葬之者云是劉發之柩是歲發首》 宋·蘇軾

    君看三代士執雉,本以殺身為小補。
    居官死職戰死綏,夢尸得官真古語。
    五行勝己斯為官,官如草木吾如土。
    仕而未祿猶賓客,待以純臣蓋非古。

    574 《與歐育等六人飲酒》 宋·蘇軾

    忽驚春色二分空,且看樽前半丈紅。
    苦戰知君便白羽,倦游憐我憶黃封。
    年來齒發老未老,此去江淮東復東。
    記取六人相會處,引杯看劍坐生風。

    575 《和王晉卿》 宋·蘇軾

    先生飲東坡,獨舞無所屬。
    當時挹明月,對影三人足。
    醉眠草棘間,蟲虺莫予毒。
    醒來送歸雁,一寄千里目。

    576 《上清詞》 宋·蘇軾

    南山之幽,云冥冥兮。
    孰居此者?帝側之神君。
    君胡為兮山之幽,顧宮殿兮久淹留。
    又曷為一朝去此而不顧兮,悲此空山之人也。

    577 《岐亭五首(并敘)》 宋·蘇軾

    元豐三年正月,余始謫黃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馬青蓋來迎者,則余故人陳慥季常也,為留五日,賦詩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復往見之,季常使人勞余于中途。
    余久不殺,恐季常之為余殺也,則以前韻作詩,為殺戒以遺季常。

    578 《和王晉卿(并敘)》 宋·蘇軾

    駙馬都尉王詵晉卿,功臣全彬之后也。
    元豐二年,予得罪貶黃岡,而晉卿亦坐累遠謫,不相聞者七年。
    予既召用,晉卿亦還朝,相見殿門外。
    感嘆之余,作詩相屬,托物悲慨,阨窮而不怨,泰而不驕。

    579 《送路都曹(并引)》 宋·蘇軾

    乖崖公在蜀,有錄曹參軍老病廢事,公責之曰:“胡不歸?”明日,參軍求去,且以詩留別。
    其略曰: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歸意濃。
    公驚謝之,曰:“吾過矣,同僚有詩人而吾不知。
    ”因留而慰薦之。

    580 《子初全溪作》 唐·李商隱

    全溪不可到,況復盡余醅。
    漢苑生春水,昆池換劫灰。
    戰蒲知雁唼,皺月覺魚來。
    清興恭聞命,言詩未敢回。

    * 關于知戰的詩詞 描寫知戰的詩詞 帶有知戰的詩詞 包含知戰的古詩詞(9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