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知性的詩詞(1254首)
521
《滿庭芳 贈出家眾》 元·王處一
米麥精華,沖和恬淡,自然造化成神。
無生妙道,**變良因。
既得長生久視,明顛倒、月伴風鄰。
先師教,頤真了性,富國更安民。
527
《沁園春·叉手者誰》 元·李道純
叉手者誰,合掌者誰,擊拳者誰。
只這些伎倆,人猶錯會,無為妙理,孰解操持。
我為諸公,分明舉似,老子瞿曇即仲尼。
思今古,有千賢萬圣,總是人為。
528
《沁園春·說與學人》 元·李道純
說與學人,火無斤兩,候無卦爻。
也沒抽添,也無作用,既無形象,不必烹炮。
件件非真,般般是假,著意作工空謾勞。
君知否,但一切聲色,都是訛肴。
531
《水崖哭明圃子留》 清·方文
圣代遺民本不多,頻年鋒鏑又銷磨。
衰宗尚剩農兼圃,至性同歸笠與蓑。
只道陽春回律管,豈知長夜閉煙蘿。
瑤華且受霜風折,冉冉孤根奈若何?
532
《登清涼石有感》 明·丘梁
君不見,清涼山前一靈石,一片方方大如席。
云是文殊說法座,千古流傳夸勝跡。
我生聞說自孩提,將信還疑難考索。
533
《秋懷》 南北朝·謝惠連
平生無志意,少小嬰憂患。
如何乘苦心,矧復值秋晏。
皎皎天月明,弈弈河宿爛。
蕭瑟含風蟬,寥唳度云鴈。
534
《鶴》 宋·張詠
共憐潔白本天姿,縱在泥塵性不卑。
況是稻梁厭足日,好尋煙月卻歸時。
跡參詩雅何年盡,名擊仙經四海知。
應到昆丘指來歷,曾陪鴛鷺浴華池。
537
《練裙帶詩》 宋·韓希孟
我質本瑚璉,宗廟供頻蘩。
一朝嬰禍難,失身戎馬間。
寧當血刃死,不作衽席完。
漢上有王猛,江南無謝安。
538
《贈劉存基》 近代·吳佩孚
方寸糾紛俗累縈,無端悵觸筆花生。
人因落魄尋知己,詩寫牢愁見性情。
洛水夢回千里曲,蜀山登斷一鉤輕。
枕邊莫惱鵑聲惡,催起劉郎趁早行。
539
《蓬萊旅舍作》 當代·啟功
其五:盡瘁出祁山,亦寓自全計。
后主抑其喪,足見疑與忌。
狼顧司馬懿,魏文屢相庇。
方詡知舜禹,轉瞬食其弊。
540
《醉歌行 姜大行宴中作》 清·魏耕
明州布衣家已傾,幾歲亡命乞余生。
襤褸百結腳不襪,伶仃枯槁無人形。
奔走東吳與西楚,滿城盡是商與賈。
各自全軀保妻子,捶胸何處訴愁苦。
* 關于知性的詩詞 描寫知性的詩詞 帶有知性的詩詞 包含知性的古詩詞(125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