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知德者的詩詞(450首)

    341 《緣識》 宋·宋太宗

    善惡由人作,修心勿亂為。
    邪求無實事,如影定相隨。
    妄想終成偽,行貪未可知。
    天生分異等,道德立尊卑。

    342 《奉和御制璟與張說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賜詩應制》 唐·宋璟

    丞相邦之重,非賢諒不居。
    老臣慵且憊,何德以當諸。
    厚秩先為忝,崇班復此除。
    太常陳禮樂,中掖降簪裾。

    343 《謁張果先生》 唐·李頎

    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計。
    自說軒轅師,于今幾千歲。
    寓游城郭里,浪跡希夷際。
    應物云無心,逢時舟不系。

    344 《獻華陰羅丞別》 唐·儲光羲

    華山薄游者,玄發當青春。
    道德同仙吏,尊卑即丈人。
    縣城俯京路,獲見官舍里。
    淹留瓊樹枝,謔浪春泉水。

    345 《毒熱寄簡崔評事十六弟》 唐·杜甫

    大暑運金氣,荊揚不知秋。
    林下有塌翼,水中無行舟。
    千室但掃地,閉關人事休。
    老夫轉不樂,旅次兼百憂。

    送別寫景抒情

    346 《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 唐·杜甫

    中郎石經后,八分蓋憔悴。
    顧侯運爐錘,筆力破馀地。
    昔在開元中,韓蔡同赑屃。
    玄宗妙其書,是以數子至。

    347 《贈比部蕭郎中十兄(甫從姑子也)》 唐·杜甫

    有美生人杰,由來積德門。
    漢朝丞相系,梁日帝王孫。
    蘊藉為郎久,魁梧秉哲尊。
    詞華傾后輩,風雅藹孤鶱.

    348 《岐山下二首》 唐·韓愈

    誰謂我有耳,不聞鳳凰鳴。
    朅來岐山下,日暮邊鴻驚。
    丹穴五色羽,其名為鳳凰。
    昔周有盛德,此鳥鳴高岡。

    349 《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贈二君子》 唐·柳宗元

    弱歲游玄圃,先容幸棄瑕。
    名勞長者記,文許后生夸。
    鷃翼嘗披隼,蓬心類倚麻。
    繼酬天祿署,俱尉甸侯家。

    詠史宮廷

    350 《感古四首》 唐·盧仝

    天生圣明君,必資忠賢臣。
    舜禹竭股肱,共佐堯為君。
    四載成地理,七政齊天文。
    階下蓂莢生,琴上南風薰。

    351 《郡齋獨酌(黃州作)》 唐·杜牧

    前年鬢生雪,今年須帶霜。
    時節序鱗次,古今同雁行。
    甘英窮西海,四萬到洛陽。
    東南我所見,北可計幽荒。

    352 《郡齋獨酌(黃州作)》 唐·杜牧

    前年鬢生雪,今年須帶霜。
    時節序鱗次,古今同雁行。
    甘英窮西海,四萬到洛陽。
    東南我所見,北可計幽荒。

    353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 唐·杜牧

    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諫垣。
    奏章為得地,齰齒負明恩。
    金虎知難動,毛釐亦恥言。
    掩頭雖欲吐,到口卻成吞。

    354 《安平公詩(故贈尚書韓氏)》 唐·李商隱

    丈人博陵王名家,憐我總角稱才華。
    華州留語曉至暮,高聲喝吏放兩衙。
    明朝騎馬出城外,送我習業南山阿。

    355 《題籌筆驛》 唐·殷潛之

    江東矜割據,鄴下奪孤嫠。
    霸略非匡漢,宏圖欲佐誰。
    奏書辭后主,仗劍出全師。
    重襲褒斜路,懸開反正旗。

    初中古詩生活感激

    356 《病中書懷呈友人》 唐·溫庭筠

    逸足皆先路,窮郊獨向隅。
    頑童逃廣柳,羸馬臥平蕪。
    黃卷嗟誰問,朱弦偶自娛。
    鹿鳴皆綴士,雌伏竟非夫。

    357 《長城》 唐·于濆

    秦皇豈無德,蒙氏非不武。
    豈將版筑功,萬里遮胡虜。
    團沙世所難,作壘明知苦。
    死者倍堪傷,僵尸猶抱杵。
    十年居上郡,四海誰為主。
    縱使骨為塵,冤名不入土。

    358 《桃花石枕歌贈康從事》 唐·皎然

    卞山幽石產奇璞,荊人至死采不著。
    何人琢枕持贈君,片片桃花開未落。
    劍工見兮可為劍,玉工辨兮知非石。

    359 《法曲(歌頭)》 宋·曹勛

    柱史乘車,青牛駕軛,紫云覆頂,函關令已前知。
    西升稍駐,尹喜虔恭誓。
    求老子。
    親談道德微旨。

    古詩三百首梅花品格言志

    360 《酹江月》 宋·徐鹿卿

    民無札瘥,歲無荒饑。
    冬既寒而雪,春方交而雨。
    邦民德之,乃因民所欲而尊其知。
    正月之望,張燈公廨,以旁施于亭也,令民游觀無禁。

    * 關于知德者的詩詞 描寫知德者的詩詞 帶有知德者的詩詞 包含知德者的古詩詞(45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