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知影的詩詞(2251首)

    121 《飛來雙白鶴》 唐·虞世南

    飛來雙白鶴,奮翼遠凌煙。
    俱棲集紫蓋,一舉背青田。
    飏影過伊洛,流聲入管弦。
    鳴群倒景外,刷羽閬風前。

    122 《賦得臨池竹應制》 唐·虞世南

    蔥翠梢云質,垂彩映清池。
    波泛含風影,流搖防露枝。
    龍鱗漾嶰谷,鳳翅拂漣漪。
    欲識凌冬性,唯有歲寒知。

    123 《芳樹》 唐·盧照鄰

    芳樹本多奇,年華復在斯。
    結翠成新幄,開紅滿故枝。
    風歸花歷亂,日度影參差。
    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

    124 《曲池荷》 唐·盧照鄰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詠物荷花抒情

    125 《火鳳詞二首》 唐·李百藥

    歌聲扇后出,妝影鏡中輕。
    未能令掩笑,何處欲障聲。
    知音自不惑,得念是分明。
    莫見雙嚬斂,疑人含笑情。

    126 《詠牛應制》 唐·許圉師

    逸足還同驥,奇毛自偶麟。
    欲知花跡遠,云影入天津。

    127 《感遇十二首》 唐·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詠物寓理

    128 《故徐州刺史贈吏部侍郎蘇公挽歌詞三首》 唐·張九齡

    韋玄方繼相,荀爽復齊名。
    在貴兼天爵,能賢出世卿。
    學聞金馬詔,神見玉人清。
    藏壑今如此,為山遂不成。

    129 《奉和幸大薦福寺》 唐·宋之問

    香剎中天起,宸游滿路輝。
    乘龍太子去,駕象法王歸。
    殿飾金人影,窗搖玉女扉。
    稍迷新草木,遍識舊庭闈。
    水入禪心定,云從寶思飛。
    欲知皇劫遠,初拂六銖衣。

    130 《深灣夜宿》 唐·王勃

    津涂臨巨壑,村宇架危岑。
    堰絕灘聲隱,風交樹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調砧。
    此時故鄉遠,寧知游子心。

    131 《泥谿》 唐·王勃

    弭棹凌奔壑,低鞭躡峻岐。
    江濤出岸險,峰磴入云危。
    溜急船文亂,巖斜騎影移。
    水煙籠翠渚,山照落丹崖。
    風生蘋浦葉,露泣竹潭枝。
    泛水雖云美,勞歌誰復知。

    132 《旗》 唐·李嶠

    桂影承宵月,虹輝接曙云。
    縱橫齊八陣,舒卷引三軍。
    日薄蛟龍影,風翻鳥隼文。
    誰知懷勇志,蟠地幾繽紛。

    133 《旌》 唐·李嶠

    告善康莊側,求賢市肆中。
    擁麾分彩雉,持節曳丹虹。
    影麗天山雪,光搖朔塞風。
    方知美周政,抗旆賦車攻。

    訪友寫景

    134 《竹》 唐·李嶠

    高簳楚江濆,嬋娟含曙氛。
    白花搖鳳影,青節動龍文。
    葉掃東南日,枝捎西北云。
    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

    135 《竹》 唐·李嶠

    高簳楚江濆,嬋娟含曙氛。
    白花搖鳳影,青節動龍文。
    葉掃東南日,枝捎西北云。
    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

    136 《松》 唐·李嶠

    郁郁高巖表,森森幽澗陲。
    鶴棲君子樹,風拂大夫枝。
    百尺條陰合,千年蓋影披。
    歲寒終不改,勁節幸君知。

    137 《詠星》 唐·董思恭

    歷歷東井舍,昭昭右掖垣。
    云際龍文出,池中鳥色翻。
    流輝下月路,墜影入河源。
    方知潁川集,別有太丘門。

    138 《夜渡江(一作柳中庸詩)》 唐·姚崇

    夜渚帶浮煙,蒼茫晦遠天。
    舟輕不覺動,纜急始知牽。
    聽草遙尋岸,聞香暗識蓮。
    唯看孤帆影,常似客心懸。

    唐詩三百首新婚考試

    139 《螢》 唐·郭震

    秋風凜凜月依依,飛過高梧影里時。
    暗處若教同眾類,世間爭得有人知。

    140 《晦日重宴》 唐·高瑾

    忽聞鶯響谷,于此命相知。
    正開彭澤酒,來向高陽池。
    柳葉風前弱,梅花影處危。
    賞洽林亭晚,落照下參差。

    * 關于知影的詩詞 描寫知影的詩詞 帶有知影的詩詞 包含知影的古詩詞(225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