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知印的詩詞(599首)
381
《聞臨淄公薨》 宋·梅堯臣
至和癸巳十二月兮,友人語我火犯房。
芒射鉤鈐而拂上相兮,禍非弼臣誰可當。
昨日聞太宰悟天道而畏忌兮,歸臥其第三拜章。
太宰既不得請而賜黃金百兩以為壽兮,諫官御史猶擊強。
382
《次韻和永叔》 宋·梅堯臣
省樹高槐雪壓條,沉沉古屋蔽疏寮。
每嗟守印如枯木,欲棄明珠學緯蕭。
漸老但知貧賤樂,向來徒用歲時銷。
新年不管魚龍躍,安得乘風入剡樵。
385
《月波樓詠懷》 宋·王禹偁
郡城無大小,雉堞皆有樓。
其間著名者,不過十數州。
吹簫事遼敻,仙跡難尋求。
庾公在九江,締構何風流。
386
《酬贈田舍人》 宋·王禹偁
君不見天上星辰拱環極,忽然隕地變成石。
又不見云中鷹隼橫高秋,有時搨翼化作鳩。
人生進退甚類此,左遷右轉誰自由。
憶昔逢君在鄒魯,翰林丈人東道主。
387
《寄田舍人》 宋·王禹偁
山處升沉不足悲,羨君操履是男兒。
左遷郡印辭綸閣,直諫書囊在殿帷。
未有僉諧徵賈誼,可無章疏雪微之。
朝行孤立知音少,閑步蒼苔一淚垂。
389
《聞鴞》 宋·王禹偁
元精育萬匯,羽族何茫茫。
為怪有鴟鴞,為瑞稱鳳皇。
鳳皇不時出,未識五色章。
吾生在鄒魯,風土殊遠方。
390
《五老化流星詩》 宋·王禹偁
五老知符命,皤然共效靈。
游河方告瑞,入昴忽為星。
接武傳歌詠,翻身上杳冥。
來同聚井數,去作種榆形。
鶴發光難認,龍圖兆可聽。
至今依列宿,高印遠天青。
391
《還楊遂蜀中集》 宋·王禹偁
上玄茫昧胡為乎,施設吾道生吾徒。
否多泰少是天意,生有述作死不虛。
圣人憂患方演易,賢者窮愁始著書。
盡令富貴陷逸樂,蠢蠢戢戢如雞豬。
392
《八絕詩陽冰篆》 宋·王禹偁
泠泠庶子泉,落落陽冰筆。
云氣勢崩垂,龍蛇互蟠屈。
嶧山既劘滅,石鼓又缺失。
唯茲數十字,遒勁倚云窟。
模印徧華夷,流傳耀緗帙。
書誠一藝爾,小道詎可忽。
乃知出人事,千古名不沒。
394
《送丁謂之再奉使閩中》 宋·王禹偁
繡衣直指東南夷,入奏風謠受圣知。
持節又從三殿出,演綸還較一年遲。
朝中謬拜推賢表,江畔空吟惜別詩。
郡印喧卑文會少,為君搔首落花時。
395
《哭吳卿明輔二首》 宋·劉克莊
水心文印雖傳嫡,青出于藍自一家。
尚意祥麟來泰疇,安知怪鵬集長沙。
忤因宮妾頭無發,去為將軍手污靴。
他日史官如立傳,先書氣節后詞華。
398
《送潮陽方主學》 宋·劉克莊
芹泮人人陶圣化,花封處處置師儒。
遙知避席來聽講,猶勝開門自授徒。
官比鄭虔尤冷甚,士如趙德豈今無。
朝家調守方刓印,且可相依縣大夫。
399
《送惠州弟》 宋·劉克莊
半竹分來豈不榮,三荊拆散若為情。
莫云炎嶠非吾土,直為豐湖作此行。
交趾珠能令綬去,郁林石可壓舟輕。
懸知解印無南物,留面歸看白發兄。
* 關于知印的詩詞 描寫知印的詩詞 帶有知印的詩詞 包含知印的古詩詞(5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