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知力的詩詞(2372首)

    721 《三將軍歌并序》 清·張維屏

    三將軍,一姓葛,兩姓陳,捐軀報國皆忠臣。
    英夷犯粵寇氛惡,將軍奉檄守沙角。
    奮前擊賊賊稍卻,公奮無如兵力弱。
    兇徒蜂擁向公撲,短兵相接亂刀落。

    722 《熙寧壬子八月於洛陽妙覺寺考試舉人及還道出》 宋·并敘

    洛寺相從不出門,繞城空復記名園。
    程文堆案晨興早,竹簟連床夜雨喧。
    歸路逢僧暫容與,登山無力強扳援。
    遙知別後都如夢,賴有君詩一一存。

    723 《癸巳除夕偶成》 清·黃景仁

    年年此夕費吟呻,兒女燈前竊笑頻。
    汝輩何知吾自悔,枉拋心力作詩人。

    724 《秋興》 現代·郁達夫

    桐飛一葉海天秋,戎馬江關客自愁。
    五載干戈初定局,幾人旗鼓又爭侯。
    須知國破家何在,豈有舟沉櫓獨浮。
    舊事崖山殷鑒在,諸公努力救神州。

    725 《挽辛憲若五首》 宋·徐元杰

    旌廉優召節,丐佚得臨漳。
    靜退家庭舊,清芬滋味長。
    病中知命見,力上赴冠章。
    了了遺言善,雖亡實不亡。

    726 《論詩》 清·趙翼

    少時學語苦難圓,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727 《別詩》 兩漢·漢無名氏

    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
    屏營衢路側,執手野踟躕。
    仰視浮云馳,奄忽互相逾。
    風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728 《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 清·吳偉業

    寒潮沖廢壘,火云燒赤岡。
    四月到金陵,十日行大航。
    平生游宦地,蹤跡都遺忘。
    道遇一園叟,問我來何方。

    729 《論俗十二首》 宋·劉子翚

    何州無戰爭,閩粵禍未銷。
    或言殺子因,厲氣由此招。
    蠻陬地瘠狹,世業患不饒。
    生女奩分貲,生男野分苗。

    730 《畫虎》 宋·游次公

    平生射虎裴將軍,馬獰如龍弓百鈞。
    手捻白羽旁無人,注虎使虎不敢奔。
    須臾叢薄爛斑出,人馬不知俱辟易。
    矢知蓬蒿弓減力,將軍得歸幾敗績。

    731 《水龍吟 余始年二十馀,歲在丁未,與故人東》 金朝·蔡松年

    余言,懷衛間風氣清淑,物產奇麗,相約他年為終焉之計。
    爾后事與愿違,遑遑未暇。
    故其晚年詩曰,夢想淇園上,春林布谷聲。
    又曰,故交半在青云上,乞取淇園作醉鄉,蓋志此也。

    732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元·趙孟頫

    大家饒米面,何啻百室盈。
    縱復人力多,舂磨常不停。
    激水轉大輪,硙碾亦易成。
    古人有機智,用之可厚生。

    733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元·趙孟頫

    一日不力作,一日食不足。
    慘淡歲云莫,風雪入破屋。
    老農氣力衰,傴僂腰背曲。
    索綯民事急,晝夜互相續。

    734 《崔生行》 明·何景明

    崔生自反金陵謫,騎馬復走長安陌。
    時危頗負經濟才,海內但識文章客。
    自從盜賊近神京,四海不見煙沙清。
    黃河流血日慘怛,中原戰骨霜縱橫。

    735 《打虎兒行》 清·毛奇齡

    打虎兒,乃在汴梁之禹州,禹州城外朱家樓。
    小兒十一隨父耕,深林有虎斑毛成。
    飗飗黑風吹草根,乘風攫人誰敢攖?
    小兒不識虎,疑是狐與貍。

    736 《打鰣魚》 清·吳嘉紀

    打鰣魚,暮不休。
    前魚已去后魚稀,搔白官人舊黑頭。
    販夫何曾得偷買,胥徒兩岸爭相待。
    人馬銷殘日無算,百計但求鮮味在。
    民力誰知夜益窮!驛亭燈火接重重。
    山頭食藿杖藜叟,愁看燕吳一燭龍。

    737 《詠菊》 近代·弘一

    姹紫嫣紅不耐霜,繁華一霎過韶光。
    生來未藉東風力,老去能添晚節香。
    風里柔條頻損綠,花中正色自含黃。
    莫言冷淡無知已,曾有淵明為舉觴。

    738 《郡圃春晚》 宋·韓琦

    溶溶春水滿方塘,欄檻風微落蕊香。
    盡日楊花飛又歇,有時林鳥見還藏。
    沉疴不為閑來減,流景知從靜處長。
    欲戰萬愁無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

    739 《八月六日寄鄰幾諸君》 宋·劉敞

    謬為天官屬,得與選事親。
    略計三百州,綠衣九千人。
    較材迷長短,守法愧因循。
    救末知不足,澄源力難伸。

    740 《龍多仙》 宋·劉望之

    金船載山知有無,大千浮空佛所書。
    何人夜繼海山臂,一手挈置西南隅。
    白虹發晴涪水現,翠鳳下曉巴山趨。
    亮哉何邦實有此,但恐□舞皆凡姝。

    * 關于知力的詩詞 描寫知力的詩詞 帶有知力的詩詞 包含知力的古詩詞(237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