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知佳處的詩詞(461首)

    441 《滿庭芳 藏頭 拆起力字》 元·王哲

    莫驅馳,公全道,來真性明光。
    誰知得,便是水中霜。
    應相從相見,人悟,物物俱忘。
    中有,華耀處,怎奈被云藏。

    442 《水調歌頭 為仲方東園賦》 元·王惲

    野飲不稱意,歸促紫游韁。
    誰知草堂深處,清賞興尤長。
    夢里佳人錦瑟,眼底瓦盆濁酒,衣袖醉淋浪。
    歌罷竹軒晚,風細月波涼。

    443 《和王安撫六言十首》 宋·項安世

    苦心自在阿堵,圣處誰知寧馨。
    佳句忽來天外,恰能當當亭亭。

    444 《次韻國香詩》 宋·王铚

    百花零落悲春晚,不復林園門可款。
    待花結實春已歸,到頭只有東家管。
    楚宮女子春華敷,為云為雨皆有余。
    親逢一顧傾國色,不解迎人專城居。

    445 《挽宋巖老參議》 宋·陳傅良

    居然是是亦非非,錯處稠中定不疑。
    萬事過人旁袖手,一生從眾自觀頤。
    肯為壯縣雖嘗試,略見周行已逆知。
    盡日杜門佳客至,小槽親校酒醇漓。

    446 《重午》 宋·張镃

    林間忘時節,今朝忽重午。
    雨過天未昧,輕陰障初暑。
    追思兒童日,爭先纏彩縷。
    葵榴映昌歜,梅李參角黍。

    447 《題寒綠軒》 宋·張镃

    甫里先生窮到老,剩有詩文記林草。
    杞苗菊葉果何佳,自喜春風顏色好。
    現庵主人同吾張,故家文獻出大梁。
    相過肯對桂隱榻,握手書社傾肝腸。

    448 《過司徒墓》 宋·劉宰

    司徒墓,荒冢累累不知數。
    草中翁仲無復存,壟上牛羊自來去。
    想見當時百萬松,佳城在處郁蔥蔥。
    車馬時來卿相子,鐘魚聲出梵王宮。
    年深事遠無留跡,只與耕夫資墾辟。
    萬古同成一窖塵,官爵高卑誰汝識。

    449 《和王主簿韻》 宋·陳宓

    黃葉逐西風,歸心與俱起。
    況復懷美人,相望一溪水。
    聞名知幾年,會面數月耳。
    如何于其間,四旬還索處。

    450 《題開先》 宋·陳宓

    距城近只十五里,三度來游兩載中。
    山骨潄來成白玉,水痕深處見蒼龍。
    竹間待月為佳友,柱上留題憶長公。
    此去重來知幾日,攜家戀別莫匆匆。

    451 《送石宰》 宋·杜范

    朔風攪長林,凝冰封厚地。
    人嗟行路難,君行亦易易。
    句金號巖邑,日事紛萬蝟。
    群情一齟齬,煩言四騰沸。

    452 《次韻劉元煇喜予還家攜酒見訪三首》 宋·方回

    死者已無知,生者暫為客。
    三年歸故廬,松竹元自碧。
    屢驚山中人,永臥泉下夕。
    一二老朋友,何處卜兆宅。

    453 《次韻方去言用予喜歸韻見寄三首》 宋·方回

    筆法君追寶晉齋,禪機我愧老蒲鞋。
    嘗僚臺閫相知舊,得友江山到處佳。
    鐵馬塵高頻極目,錦鱗音斷豈忘懷。
    亦思竹底陪溪逸,人品終疑未易儕。

    454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455 《記三月十日西湖之游呂留卿主人孟君復方萬里》 宋·方回

    丙申上巳七日后,一主二賓夫豈偶。
    遣車卻騎錢塘門,主人滿船富肴酒。
    別喚輕船載仆從,大船品字著三友。
    旁觀指點知為誰,對峙玉人間白叟。

    456 《送徐如心如婺源三十韻》 宋·方回

    之子成春服,歡言駕出游。
    殘紅三月路,疊翠萬山州。
    夏后乘輴澤,軒皇煉藥丘。
    曠平初渺莽,屈曲漸深幽。

    457 《題絕塵亭》 宋·郭印

    咫尺有佳境,何用山澤游。
    地偏塵自遠,松竹鏁深幽。
    亭亭出危塔,湛湛俯長流。
    憑軒目一縱,驕蹇萬象收。

    458 《偈頌七十八首》 宋·釋正覺

    日照晝,月照夜。
    天清而高,地厚而下。
    不我處者大功,不可逃者至化。
    舉起鎮州羅蔔,酬卻廬陵米價。
    阿嚕勒繼薩婆訶,佳作人可知禮也。

    459 《戲鄭曾二老》 宋·王洋

    兩編千片白雪繭,六百二斗青銅錢。
    不辭破費十日產,要向幾上追前賢。
    前賢已死不可慕,世上流傳只佳句。
    不尋斷簡賞心符,定自前賢無覓處。

    460 《次韻王待制題予廬山記后二絕》 宋·喻良能

    曾到匡君住處山,始知身在五云間。
    吟毫揮盡無佳句,空遣奚囊捆載還。

    * 關于知佳處的詩詞 描寫知佳處的詩詞 帶有知佳處的詩詞 包含知佳處的古詩詞(46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