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知何似的詩詞(1897首)

    961 《金山行(潤州金山寺,寺在江心)》 唐·竇庠

    西江中氵霝波四截,涌出一峰青堞土臬。
    外如削成中缺裂,陽氣發生陰氣結。
    是時炎天五六月,上有火云下冰雪。

    962 《題支離叟》 元·高明

    錢塘門里支離叟,短發蕭疏色黧垢。
    雪霜歲晚結輪囷,風雨年深增老丑。
    挫蒧糊祇總無能,欲與冥靈齊上壽。
    天公怒此怪且懶,敕遣靈官下搜齲勾婁吉利忽飛來,虎倒

    963 《次韻黃子虛同飲葛次顏家釀玉友》 宋·沈與求

    先生早年忘掃白,懶飯青菁借顏色。
    獨馀歡伯為友朋,熟不暇篘巾自瀝。
    何須引泉連百井,飲莽長虹太豪猛。
    細斟玉籌滑無聲,酌我應憐官獨冷。

    964 《醉亭樓》 宋·劉使君

    平生性格,隨分好些春色。
    沉醉戀花陌。
    雖然年老心未老,滿頭花壓巾帽側。
    鬢如霜,須似雪,自嗟惻。

    965 《與進士宋嚴話別》 宋·張詠

    人之相知須知心,心通道氣情轉深。
    凌山跨陸不道遠,躡屩佩劍來相尋。
    感君見我開口笑,把臂要我談王道。
    幾度微言似愜心,投杯著地推案叫。

    966 《沔陽秩滿北上漢水舟中感舊書懷卻寄污郡諸寮》 明·李濂

    我本山海姿,躬耕嵩少陽。
    八歲學籀篆,十歲《急就章》。
    孺小不知難,欲升鐘索堂。
    波磔竟無成,臨池心內傷。

    967 《安撫徽猷郎中召欲東賦詩見志乃以得歸閑退為》 宋·陳元晉

    莫管聲名草木知,人生待促是何時。
    興纏盡處須回棹,涂到迷時漫泣岐。
    老我昨非今似是,笑渠小黠大還癡。
    山林晚中多乖味,不怪商顏只茹芝。

    968 《太倉隆福寺創觀音院以詩百韻寄妙觀大師且呈》 宋·郟亶

    珍重妙觀師,書來再三讀。
    不蒙促歸計,乃憂曠箋牘。
    疑師未相知,待我尚塵俗。
    竊聞構新殿,東畔建廊屋。

    969 《暖谷詩》 宋·蔣祺

    縣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
    有唐刺史昔行縣,訪尋洞穴為寒亭。
    屈指於今幾百祀,磨崖字字何縱橫。
    相隨棧道倚空險,來者無不毛骨驚。

    970 《和洪容齋鎖院作》 宋·蕭黯

    文章萬言抵杯水,世上虛名徒爾耳。
    我常自笑一生癡,那更將癡笑群了。
    大屋沈沈馀百年,到今所閱知幾士。
    看渠得失自偶然,其間悲喜從何起。

    971 《湖雁篇》 明·陳邦瞻

    秋山落葉秋聲瑟,遠水浮天天一色。
    日暮惟見平湖深,扁舟遙界天光碧。
    此時南雁正為群,此際悲鳴斷續聞。
    幾處凄酸叫涼月,數聲嘹亮破寒云。

    972 《鏡聽詞》 明·陳價夫

    憶昔與君生別離,鏡似樂昌初破時。
    自嗟桂魄幾圓缺,遠人尚自愆還期。
    轆轤無繩瓶墜井,青燈熒熒照孤影。
    含愁抱鏡入中廚,呢呢低聲自陳請。

    973 《題林君復二帖用坡韻》 明·陳頎

    我昔孤山訪遺躅,春暖西湖泛晴淥。
    山頭草樹不荒涼,知是先生此埋玉。
    念初茅廬結構完,長吏頻顧驚流俗。
    就中薛李最忘形,湖上夜歸曾秉燭。

    974 《龍神祠旁二鳥》 明·王履

    祠邊兩小鳥,相依道人室。
    廚中炊飯香,即至不一失。
    啄粟就掌內,了無猜與栗。
    歲月知幾何,相忘祇如一。

    975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976 《棄婦辭》 明·周忱

    回車已駕衡門下,將去復留情不舍。
    舉家欲語畏郎嗔,獨自登車無送者。
    吞悲惟恐路人知,默默還思初嫁時。
    父母殷勤受明禮,良媒宛轉來通辭。

    977 《微之到通州日授館未安見塵壁間有數行》 唐·白居易

    字讀之即仆舊詩其落句云綠水紅蓮一朵
    開千花百草無顏色然不知題者何人也微
    之吟嘆不足因綴一章兼錄仆詩本同寄省
    其詩乃是十五年前初及第時贈長安妓人

    978 《惜花》 宋·蘇軾

    吉祥寺中錦千堆,(錢塘花最盛處。
    )前年賞花真盛哉,道人勸我清明來。
    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徹涼州花自開。
    沙河塘上插花回,醉倒不覺吳兒哈。

    979 《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 宋·蘇軾

    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
    賦詩必此詩,定非知詩人。
    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
    邊鸞雀寫生,趙昌花傳神。

    980 《守歲詩》 宋·蘇軾

    欲知垂歲盡,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食,相守應歡嘩。
    晨雞旦勿鳴,更鼓畏添過。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春節思念惜時

    * 關于知何似的詩詞 描寫知何似的詩詞 帶有知何似的詩詞 包含知何似的古詩詞(189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