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知不遇的詩詞(1088首)

    441 《次韻淵明飲酒詩:》 宋·張耒

    我欲常飲酒,俗事苦奪之。
    飲酒不得醉,何如未飲時。
    顛倒眾譏笑,佳處正在茲。
    念此雖杜門,濁醪日常持。

    442 《送僧自總》 宋·王令

    吾病不喜語,客來佰寒暄。
    頰舌且不能,況事交字間。
    彼總乃吾舊,不見今三年。
    一日踏我門,告我將南遷。

    443 《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 唐·高適

    川上常極目,世情今已閑。
    去帆帶落日,征路隨長山。
    親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
    于茲任所愜,浩蕩風波間。

    黃河抒懷感慨憂國憂民

    444 《寄李白》 唐·任華

    古來文章有能奔逸氣,聳高格,清人心神,驚人魂魄。
    我聞當今有李白,大獵賦,鴻猷文;嗤長卿,笑子云。
    班張所作瑣細不入耳,未知卿云得在嗤笑限。
    登廬山,

    445 《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此后江陵時作)》 唐·元稹

    昔歲俱充賦,同年遇有司。
    八人稱迥拔,兩郡濫相知。
    逸驥初翻步,鞲鷹暫脫羈。
    遠途憂地窄,高視覺天卑。

    典故隱居生活

    446 《馮燕歌(一作沈下賢詩)》 唐·司空圖

    魏中義士有馮燕,游俠幽并最少年。
    避仇偶作滑臺客,嘶風躍馬來翩翩。
    此時恰遇鶯花月,堤上軒車晝不絕。

    447 《途中逢周樸》 唐·貫休

    東西南北路,相遇共興哀。
    世濁無知己,子從何處來。
    菊衰芳草在,程遠宿煙開。
    儻遇中興主,還應不用媒。

    448 《途中逢周樸》 唐·貫休

    東西南北路,相遇共興哀。
    世濁無知己,子從何處來。
    菊衰芳草在,程遠宿煙開。
    儻遇中興主,還應不用媒。

    449 《樂語》 宋·王義山

    ◎壽崇節致語隆興府
    萬年介壽,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寵周臣之宴。
    頌聲交作,協氣橫流。
    與天同心,為民立命。

    450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451 《題劉阮天臺圖》 明·徐庸

    白云蒼靄迷行路,水復山重不知處。
    行過澗谷有人家,忽見東風萬桃樹。
    芳香艷態娛青春,花間得遇娉婷人。
    五銖衣薄卷煙霧,笑語便覺情相親。
    神仙雖遇終離別,千古佳名自傳說。
    天臺山水至今存,桃源望斷空明月。

    452 《赴亳州教官次韻和中書錢舍人及亳州守晁美叔》 宋·張耒

    久知疏慵難應接,勉強一官親訟牒。
    羈窮正似鳩無巢,擺去不如魚有鬣。
    從來書史鈍蹊徑,更嘆詩騷窮事業。
    幾思狐白易絮纊,羞褫舊服求新夾。

    453 《水調歌頭·八蠻朝鳳闕》 宋·無名氏

    八蠻朝鳳闕,四境絕狼煙。
    太平無事,超烘聚哨效梨園。
    笛弄崑崙上品,篩動云陽妙選,畫鼓可人憐。
    亂撒真珠迸,點滴雨聲喧。

    454 《桃源行送張頡仲舉歸武陵》 宋·王令

    山環環兮相圍,溪亂亂兮漣漪。
    花漫漫兮不極,路繚繚兮安之。
    棄舟步岸兮欲進復疑,山平阜斷兮忽得平原巨澤,莽不知其東西。

    455 《快活歌二首》 宋·白玉蟾

    誠哉一得即永得。
    大都要藉周天火,十月圣胎方始圓。
    雖結丹頭終耗失,

    456 《有嘆》 宋·陳造

    應事如應敵,收功端有素。
    詩乃隨景遷,預計幾膠柱。
    鼓吹月明秋,當時亦佳句。
    見卵求時夜,竟為陰云妒。

    457 《戲天啟作時文》 宋·鄧肅

    君不見晉陽作垣期自固,中藏荻蒿勁箘簵。
    知音會遇張孟談,安趙有才終一顧。
    人生會遇自有時,兩股何須欲置錐。
    快將好景供詩酒,嗟嗟戚戚非男兒。

    458 《四川茶馬牛寶章修揚子墨池以書索題詠》 宋·魏了翁

    子云一去千余載,惟有成都墨池在,草玄此地是邪非,玄文今在人誰知。
    雖逃劉歆醬瓿阸,鼠壤蛛窠蠹魚宅。
    豈無學者工探求,不譏僭圣幾殘余贅肬。

    459 《示胡二郎歌》 唐·成都醉道士

    欲究丹砂理,幽玄無處尋。
    不離鉛與汞,無出水中金。
    金欲煉時須得水,水遇土兮終不起。
    但知火候不參差,

    羈旅鄉思

    460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 關于知不遇的詩詞 描寫知不遇的詩詞 帶有知不遇的詩詞 包含知不遇的古詩詞(10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