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著衣的詩詞(375首)
121
《西湖為陳世崇餞行》 宋·壑大
我昔見君方成童,長吉才華驚鉅公。
人間科第不屑就,直使聲名聞九重。
乃翁引上凝殿,子虛不待他人薦。
入直承明凡幾年,天上奇書盡曾見。
122
《書懷》 宋·黃庚
杜門已與俗相違,苔徑荒涼轍跡稀。
自愛清涼忘世慮,肯求富貴役心機。
隱居盤谷勝金谷,耐著麻衣鄙錦衣。
百歲光陰皆夢境,且看兔走與鳥飛。
123
《飲故祭酒黃公園林》 宋·江安止
記曾飛矢集蠻氈,一著鞭爭萬騎先。
邑篆愧分炎瘴地,朝衣猶惹御爐煙。
蓮塘小飲香隨艇,月榭高吟水壓天。
此日隔花參簿尉,烏紗同樂太平年。
126
《青樓怨》 宋·劉渙
錦樓花霧飄綠塵,芙蓉屏深凝淺春。
微酣著人嬌欲睡,彩云載夢隔湘水。
雙螺小娃催理妝,粉綿拂拭鸞鏡光。
濃黛掃眉桂葉長,涼露濯手薔薇香。
127
《京中懷歸》 宋·羅孟郊
一自題名后,思歸何日歸。
雖然著宮錦,不及無斑衣。
故里桑榆晚,他鄉雨雪霏。
庭前停玉軫,目送雁南歸。
128
《贈尼還俗》 宋·史君實
脫卻霞裾著繡裾,仙凡從此路岐分。
蛾眉再盡再當時月,蟬鬢重梳舊日云。
玉貌緩將鶯鏡照,錦衣兼把麝香薰。
屏直乍得蕭郎愛,更沒心情憶我君。
129
《與榮西》 宋·釋懷敞
不露鋒芒意已彰,揚眉早墮識情鄉。
著衣吃飯自成現,打瓦鑽龜空著忙。
若信師姑元女子,無疑日本即南唐。
一天月色澄江上,底意分明不覆藏。
133
《題汪水云詩卷》 宋·趙云
江南江北馬如飛,曾著金門羽客衣。
李泌暫游衡岳去,陳摶已請華山歸。
風云萬里氣無敵,雨露兩朝恩有輝。
偶爾江頭相邂逅,細聽流水十三徽。
134
《春三月過王氏村有感》 宋·周宗溥
甲子窮時喪亂頻,天教澤國著閑身。
無情花柳自春色,不覺山河多塞塵。
他日升平猶未老,此生流落且相親。
江南江北經行處,莫話衣冠愁殺人。
136
《感皇恩·算富貴康寧》 元·李孝光
算富貴康寧,于公獨厚。
天公著意君知否。
古今盛事,百歲在堂壽母。
斑衣鶴發、真稀有。
三載河陽,種花插柳。
慣父老歌謠拍手。
名香朝野,公旦云仍無負、劍光連紫氣、橫
137
《題趙松雪墨蘭》 明·道原法師
湘江春日靜輝輝,蘭雪初消翡翠飛。
拂石似鳴蒼玉佩,御風還著六銖衣。
夜寒燕姞空多夢,歲晚王孫尚不歸。
千載畫圖勞點綴,所思何處寄芳菲。
138
《至石壁莊》 明·豐越人
一徑湖心通翠微,入山先自著山衣。
繞籬野豆花爭放,背日巖枝葉半稀。
漁散空洲秋水在,煙橫高岫夕禽歸。
閑居最得無能味,白石蒼蒼是釣磯。
139
《客枕》 明·郭奎
客枕睡不著,天高秋氣清。
寒燈照四壁,孤淚滴三更。
霜落芙蓉悴,江空鴻雁鳴。
無衣復無褐,忽忽歲徂征。
140
《哀江頭》 明·何白
飛云渡口西風急,津吏停橈刺船立。
始陽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為言阿父守南康,雙旌五馬爛生光。
寧知廉吏反成罪,諸孤藐爾身凄涼。
* 關于著衣的詩詞 描寫著衣的詩詞 帶有著衣的詩詞 包含著衣的古詩詞(3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