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著行的詩詞(483首)
362
《壽仲秉侍郎》 宋·李流謙
今朝云裾下星漢,明日冰輪十分滿。
今朝海實薦蟠桃,明日潮頭千丈高。
君才與月爭澄爽,君氣如潮同浩放。
如何不著廊廟中,不是考槃巖壑樣。
363
《王子友示詩次其韻》 宋·李流謙
先生不憂窮到骨,唯惜修名易埃滅。
平生窗幾辛勤功,語及云程輒嗚咽。
冷曹晨炊有不續,遠道相從笑回曲。
微言不足溫飽人,羨渠著斗量珠玉。
364
《游龍角山福志院》 宋·李流謙
招提未到只聞名,乘興來游意最真。
出郭都無三十里,同行恰有兩三人。
入門竹逕能明眼,隨處禪房可著身。
莫怪山僧拙言語,十年已不踏紅塵。
365
《遇雪》 宋·姜特立
艱難要經歷,勿為居所移。
方北冒雪行,有愧在家時。
杯酒全無力,春寒易著肌。
誰能念此老,團坐有癡兒。
366
《題水墨羅漢》 宋·李洪
大士神通超一切,果成道備棲覺地。
龐眉山立孰寫真,水墨良因作游戲。
明窗棐幾氎巾凈,竹爐柏子香云細。
條繩乍解目增明,短幅溪藤聯數紙。
368
《道中雨》 宋·虞儔
晨光欲動尚熹微,漠漠春陰未解圍。
霧掩前村迷酒旆,風吹寒色著征衣。
功名底許妨行樂,出處年來果是非。
一笑南坡歸夢里,滿山桃李政芳菲。
369
《贈唐德輿通判》 宋·趙蕃
憶昔中原全盛日,猶推巴羅多人物。
況今王氣在東南,北望中原渺蕭瑟。
先生隱居談曲墳,博士乃有垂世文。
內前之行傳未了,鉤黨已到白鷺群。
371
《凈光松風閣》 宋·葉適
城中云日如火催,凈光行食聲轉雷。
不知何處白蘋起,便有滿坐清風來。
莫言作樓非急務,翁當運斤兒執鋸。
待得三間著此風,病叟扶攜上樓去。
372
《送龔叔虎》 宋·葉適
寺暗莓苔深,歲潦雷雹粗。
問胡旅窮舍,鑽燧煮萊蕪。
答云自孩童,蚤識灶下梧。
逡巡四十載,翻著火上爐。
373
《送葉路分》 宋·葉適
猺啾獠唧聞鳴琴,十指如玉無哀音。
應憐聽者未洗耳,衡山高兮湘水深。
君今幅巾鵷鷺行,切勿著帶貔虎傍。
軟荷刺少離棹短,柝桐花多班露長。
374
《醫工嘆重贈柳山人》 宋·葉適
柳生洲居濠北邊,繇辭質野誰所傳。
不曾入城行賣卜,有問災福須呼船。
嘆我奇疾何頻年,其初過清肌凜然,已忽腹拒遭拘攣。
375
《潘別駕寄牡丹歌次韻》 宋·汪莘
別駕寄我新時章,賞花須賞花中王。
我誦此詩欲大叫,山川靈氣未始亡。
憶昔少年健如虎,兩腳不住尋奇芳。
何曾著眼看桃李,天臺洞口呼劉郎。
376
《再和》 宋·鄭清之
青藜不解支腳力,機杼微聞隔林織。
暗香來處窮幽棲,蹇驢崎嶇牛喘息。
山中欲訪隱君子,等閑未許李邕識。
同盟頗笑五大夫,晚節污秦有慚色。
377
《宿翠山》 宋·鄭清之
暖風依日佐山行,幾許春隨屐齒生。
溪舞綠云苔出沒,田翻翠浪麥斜橫。
閑中適意榮三事,歲晚無年式耦耕。
一靜可能鎖幻藥,剩開胸次著崢嶸。
378
《拙偈調偃溪上人》 宋·鄭清之
昌黎先生入山裹,大顛牢把數珠子。
松下經函著凈瓶,昭管習之翻卻水。
丞郎滿檐江西禪,行行勘辨撩天鼻。
偃溪爛嚼雪窗紙,換卻舌頭別參起。
* 關于著行的詩詞 描寫著行的詩詞 帶有著行的詩詞 包含著行的古詩詞(4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