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著色的詩詞(273首)

    101 《崖山亡》 宋·唐涇

    萬里輿圖入朔方,搖搖孤注海之陽。
    石尤風惡云藏軫,天駟星沈月掩房。
    島上有人悲義士,水濱無處問君王。
    羲和指著烏飛路,去去虞淵暮色蒼。

    102 《游石仙分韻得觀字》 宋·吳汝弌

    閑攏兩袖秋,步入沖寂觀。
    古樹老云中,仙成毀巖半。
    是時零雨高,葉脫凄風亂。
    怪禽走何忙。

    103 《次邦憲宣德紅梅詩韻》 宋·吳頤

    留情賦詠盡聞人,似得吳姬為執巾。
    蝶翅稍應容辨色,桃腮無復敢嬌春。
    似嫌素艷同姑射,著意新妝學太真。
    栽近華堂歌舞地,未容車馬送纖塵。

    104 《臨川洪守游南湖命予賦詩》 宋·徐恢

    芙蓉堂前春水綠,芙蓉堂后春花開。
    芙蓉堂中醉歌舞,芙蓉堂下車如雷。
    輕舟弄水買一笑,游人競逐墻陰來。
    浪痕不受塵滓涴,東風吹入黃金杯。

    105 《梅花引·耨銀云》 宋·余觀復

    耨銀云,鋤璧月,栽得寒花寄愁絕。
    陽和一點來天要,春滿江南誰漏泄。

    106 《水心新居》 宋·趙汝鐸

    開扉待嘉客,沽酒解閑愁。
    半夜秋霖歇,滿塘寒水流。
    風聲生葉底,月色在沙頭。
    憶著鱸魚美,松江有舊游。

    107 《車略院書懷》 宋·趙善信

    地僻人稀到,兀然對百樓。
    墨花香入硯,詩草色傾甌。
    晝迥拋書生,雨余著屐游。
    還須期報主,檀爇紫云浮。

    108 《山園小梅得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十四》 宋·趙時韶

    精神淡佇霜猶薄,膚貌參差發未溫。
    試向南枝看春色,夜來纏著兩三分。

    109 《北園送關簡州分得古字》 宋·鄭伯熊

    我歌白云篇,送君水云浦。
    歌罷水云寒,佇立聽鳴艫。
    江湖昔在手,短蓑釣煙雨。
    軒裳誤羈馽,濫趨群玉府。

    110 《客去》 宋·周端朝

    客去深閉門,晏坐支其頤。
    門前車馬喧,而此不及知。
    獨鼓無弦琴,自著一色棋。
    鳥啼花含笑,相對亦怡怡。

    111 《春三月過王氏村有感》 宋·周宗溥

    甲子窮時喪亂頻,天教澤國著閑身。
    無情花柳自春色,不覺山河多塞塵。
    他日升平猶未老,此生流落且相親。
    江南江北經行處,莫話衣冠愁殺人。

    112 《和吳梅庵同登白龍對月韻》 宋·朱南杰

    秋容滿目帶微寒,帆穩蘭舟駕碧瀾。
    照我湖我天共色,襲人花氣露初乾。
    笑談紅袖日中舞,驚動蒼龍水底蟠。
    最是一清無著處,卻慚狼籍草杯盤。

    113 《制衣詞》 明·陳汝言

    妾把春蠶絲,動向寒窗織。
    織成鴛鴦紋,洗花染春色。
    誰知裁剪時,為郎三嘆息。
    郎身別已久,長短今未識。
    聊將夢中見,仿佛試刀尺。
    霜天萬里途,特寄淚沾臆。
    愿郎衣著時,細看針線跡。

    114 《月下彈琴記集句詩(二十首)》 明·李楨

    云想衣裳花想容,青春已過亂離中。
    功名富貴若長在,得喪悲歡盡是空。
    窗里日光飛野馬,巖前樹色隱房櫳。
    身無彩鳳雙飛翼,油璧香車不再逢。

    115 《送孫景賢歸江東》 明·劉崧

    客有敬亭思,春愁何渺然。
    謝公墩上月,已照江西船。
    船頭花亂飛,釃酒發鳴鼓。
    四顧不成歡,悲歌淚如雨。

    116 《月堂室中閑題》 明·逯昶

    清心投靜室,童子啟云關。
    秋色老著樹,夕陽明在山。
    高崖泉落響,遠漢鳥飛還。
    擾擾紅塵里,無如僧最閑。

    117 《秋柳詩八首》 明·米云卿

    才失陽和氣便寒,遙林遮霧曉漫漫。
    微霜未著枝先勁,零露方滋葉已干。
    弱質縱凋還自惜,芳心猶在詎應殘。
    請君試看深秋色,不學青楓更染丹。
    ¤

    118 《勉學書院侍父王應教》 明·明沈定王

    書幌晴開紫桂間,朝來滿座見青山。
    茶煙織樹微分縷,竹色依簾更著斑。
    風散百花隨仗下,天空雙鶴帶云還。
    談經晝永聞清宴,幾席時時奉睿顏。

    119 《即事吊古》 明·莫如忠

    驛路紅梅始著叢,春光將半未全融。
    蓬扉曙色經冬雪,麥隴余寒盡日風。
    殘劫有灰秦故國,疏鐘籠月漢離宮。
    古來無限興亡慨,莫倚肴函百二雄。

    120 《夜坐》 明·饒介

    學默三年漫不應,流光一去意無征。
    緣如發白因循染,道似山青自在凝。
    猶有形骸生影跡,卻將文字寄名稱。
    一川月色多于水,更著秋霜見底澄。

    * 關于著色的詩詞 描寫著色的詩詞 帶有著色的詩詞 包含著色的古詩詞(27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