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著法的詩詞(54首)

    21 《繡薄眉 鳴鶴馀音卷之六》 元·孫不二

    勸人悟。
    修行脫免三涂苦。
    明放著跳出門戶,譚馬丘劉,孫王郝太古。
    法海慈航,寰中普度。

    22 《三十字母》 清·錢長澤

    布局先存根地,可關可拆最利,六三勝是九三投,鐵網七三非計。

    行子要得實地,垂蓮大角用意,神頭倚蓋扭雙飛,尖軋飛關審細。

    23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24 《梵天寺》 宋·房芝蘭

    門前流水碧粼粼,禪定僧閑化復淳。
    攪夢半因詩作崇,破寒全藉酒生春。
    休教一切有為法,誤著三生自在身。
    拂袖重來經五載,梵云飛雨灑儒巾。

    25 《二月四日游大云寺分韻得三字佛龕多題名韋獨》 宋·李薰

    野寺依絕壁,化身滿諸龕。
    后前莽難測,千億紛相參。
    妙斬謝斤斧,高樓軼煙嵐。
    旁行栗危棧,俯{左日右敢}驚深潭。

    26 《次韻良佐歇心歌三首》 宋·陶夢桂

    隨意栽培花幾窠,梅坡安穩即鑾坡。
    土尊豈勝茅柴酒,法曲何如欸乃歌。
    著意事無虛事有,快行時少坐時多。
    閑身散誕休驚去,塵世光陰等剎那。

    27 《題昭明廟》 宋·汪遠猷

    生為明哲沒為神,一點英靈著處新。
    秋浦溪山最留意,法華禪定是前身。
    九州托庇陰功大,六字加封寵渥頻。
    更有使君書事實,幽沉從此愈昭伸。

    28 《喜歸述懷留別李于鱗王元美徐子與宗子相四子》 明·梁有譽

    天地炎州外,云濤漲海邊。
    為儒嗟世業,結社斷塵緣。
    髫齔趨先子,榮枯憶往年。
    時推驄馬使,人避鐵冠賢。

    29 《書焦山綸長老壁》 宋·蘇軾

    法師住焦山,而實未嘗住。
    我來輒問法,法師了無語。
    法師非無語,不知所答故。
    君看頭與足,本自安冠屨。

    30 《豆粥》 宋·蘇軾

    君不見滹沱流澌車折軸,公孫倉皇奉豆粥。
    濕薪破灶自燎衣,饑寒頓解劉文叔。
    又不見金谷敲冰草木春,帳下烹煎皆美人。
    萍齏豆粥不傳法,咄嗟而辦石季倫。

    31 《次韻嚴子文旅中見贈》 宋·范成大

    杯中疇昔共江天,傾座新詩報警聯。
    海浦寸心空共月,京華雙鬢各凋年。
    交情敢說同方友,句法甘從弟子員。
    有意數從文字飲,何須爭著祖生鞭。

    32 《滿庭芳·一向沉空》 宋·無名氏

    一向沉空,偏枯著靜,癡人枉費工夫。
    磨磚作鏡,緣木欲求魚。
    見月何須用指,觀花悟、總是真如。
    聰明士,隨機解物,無慍無愉。

    33 《筵上狂歌送侍棋衣襖天使》 宋·王禹偁

    昔事先皇叨近侍,北門西掖清華地。
    太宗多材復多藝,萬機余暇翻棋勢。
    對面千里為第一,獨飛天蛾為第二;
    第三海底取明珠,三陣堂堂皆御制。

    34 《送禮部蘇佉郎赴南陽》 宋·王禹偁

    拜命辭臺席,扶親道更光。
    風流在東閣,優逸是南陽。
    治篋排宸翰,行衣帶御香。
    袴襦編戶暖,扇枕板輿涼。

    35 《投迤殿院》 宋·王禹偁

    南面修文德,東吳納土疆。
    蒼生思撫育,丹詔擇循良。
    烏府官新轉,龍頭桂舊香。
    渡江驄馬瘦,重地繡衣長。

    36 《再和》 宋·劉克莊

    鵠袍再著姑行法,雁塔重來定策名。
    大尹前呵寬賈島,相君十反訪州平。
    故溪舊有釣魚石,平地今多陷馬坑。
    不信天公囚兩鳥,一鳴會遣百蟲驚。

    37 《又敬和還家自喜》 宋·洪咨夔

    溪山魚鳥識車塵,風日溫明試小春。
    黃帽青鞋安樂法,芋魁豆莢太平人。
    接籬倒著情懷放,蓬沓逢迎氣味真。
    兒亦夢牽潭上菊。
    和香細嚼勝猩唇。

    38 《送吳令常甫之武平》 宋·強至

    朝廷重一邑,悼昔容備員。
    自嚴薦舉法,頗號近得賢。
    仕者既擇地,主恩那罄宣。
    遐封暨惡壤,十必九棄捐。

    39 《賦遺經閣》 宋·張栻

    生世豈云晚,六籍初未亡。
    向來言外旨,瞠視多茫茫。
    隱微會見獨,如日照八荒。
    始知傳心妙,初豈隔毫芒。

    40 《李仁父寄茯苓酥賦長句謝之》 宋·張栻

    岷峨山中千歲松,枝虬干直摩青空。
    雪霜剝落中不槁,膏液下與靈泉通。
    龜跧鳧伏自磊碕,金堅玉潔仍豐融。
    篝明夜取喜得雋,煮鼎朝聽如吟風。

    * 關于著法的詩詞 描寫著法的詩詞 帶有著法的詩詞 包含著法的古詩詞(5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