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著心的詩詞(480首)

    461 《棋聲》 宋·黃庚

    何處仙翁愛手談。
    時聞剝啄竹林間。
    一枰子玉敲云碎,幾度午窗驚夢殘。
    緩著應知心路遠,急圍不放耳根閑。
    爛柯人去收殘局。
    寂寂認亭石幾寒。

    462 《聞里中蠶饑不肯食山桑成長句》 宋·錢時

    往年蠶老古乏食,采遍山桑無處覓。
    救饑恨不到口頭,略無揀擇和枝吃。
    今年葉亦未為荒,稍羅粉米尋山桑。
    掉頭不肯吃,大似向來藜藿腸。

    463 《梅花》 宋·釋寶曇

    春風不念人寒槁,故遣梅花為掀倒。
    溪間隴首欲歸時,月淡云低著香惱。
    豈知造物亦兒戲,我苦學詩嫌不早。
    十分孤瘦為誰妍,一樹半開應更好。

    464 《酬胡圣聞》 宋·釋紹嵩

    別后滄波路幾迷,竹風松雨共凄凄。
    十年依舊雙瞳碧,四海仍傳一角犀。
    池上溶深浮日暖,山中物物是詩題。
    先生莫道心如鐵,可忍紅英半著泥。

    465 《寄山中友人》 宋·釋文珦

    清修二師持遠徒,麻衣草座深山居。
    心如蓮花不著水,身似孤云行太虛。
    記得茅堂明月夕,同汲寒泉煮白石。
    多年不見擬相尋,秋風落葉迷行跡。

    466 《贈隱僧》 宋·釋文珦

    高僧謝人世,誅茅亂峰曲。
    三衣不著蠶,一飯長分鹿。
    露滴秋逕松,煙蒙曉窗竹。
    真隱澹無營,怡然心自足。

    467 《月夜聽琴歌》 宋·釋文珦

    石床定起夜方中,為豁幽興開房櫳。
    吳天潔凈無云蹤,萬時三色磨青銅。
    明月皎皎行虛空,穿松透竹光玲瓏。
    猛虎忽嘯茅屋東,林樹葉葉皆生風。

    468 《簡張寄翁秀才》 宋·宋伯仁

    徽外琴聲局外棋,此心能得幾人知。
    縱橫謾說三千家,陶寫須吟百一詩。
    秋到蓼花蟬噪后,雨敲荷葉釣歸時。
    西湖盡著張公子,莫把吟篷月共移。

    469 《題智門寺寄住山伊巖玉老》 宋·宋伯仁

    紫微深處著招提,古跡名臣事兩寄。
    宣子畫由高廟治,越王心有孝宗知。
    萬竿玉立春來早,六角池深月上遲。
    禪定十年簾不卷,不知門外幾盤棋。

    470 《賀游先生再入元樞》 宋·宋伯仁

    粵從寶紹歷嘉淳,國事如棋局幾新。
    欲識萬年占氣脈,須教一著頓精神。
    重臣休憚頭盈雪,赤子咸期屋自春。
    天下倚公心更切,泰山宗社在垂紳。

    471 《題李長嘯漕元賃居》 宋·宋伯仁

    可種梅花便可居,此身安處即吾廬。
    胸中丘壑無今古,筆底煙霞自卷舒。
    著腳且堅君子操,知心自有圣人書。
    吾儕幸是苕川客,只好溪頭學釣魚。

    472 《次韻政老夜坐有懷》 宋·王洋

    客行犯蕭條,物態如寒冰。
    借問松窗人,久客將何營。
    答言慕幽禪,懷抱徹欲清。
    當年困流俗,鑽紙如癡蠅。

    473 《和方丞觀棋詩兼戲戎琳二僧》 宋·王洋

    會得頭頭理趣微,此如示會即傾欹。
    試看一路爭先著,何異三乘占上機。
    但使無心須百勝,多因弄巧陷重圍。
    條要白黑分明路,苦被旁觀指是非。

    474 《和施德遠雙蓮韻二首》 宋·袁說友

    老向塵埃度歲華,不堪才拙負州家。
    天公著意成豐歲,地產無心出異葩。
    亂翠綃中雙暈臉,抹青山外兩凝霞。
    何人欲采蓮歸去,我有輕舟試一拿。

    475 《和子西喜雨》 宋·袁說友

    戰龍卷水動詩兵,著語才非喜雨亭。
    但得云粳香顆顆,不愁霜發短星星。
    秧針刺水輕浮綠,麥浪翻風半挾青。
    只愿年年飽憂國,庶幾萬里一心寧。

    476 《題譚氏榮壽堂》 宋·曾豐

    少年大抵不分老,往往頭白常諱早。
    千齡一際慶壽恩,白之早者尤其好。
    廬陵太守以名聞,君家堂前翁若□。
    緼之檢渥封倉皇,藍袍霞帔著顛倒。

    477 《陳君舉飯余倉司之五峰閣移坐臨檐口占舉似》 宋·曾豐

    杰閣崢嶸著樹間,門從好色未嘗關。
    檐前珠箔開平遠,坐上清尊答燕閒。
    能卷塵心三曲水,欲迷客眼九嶷山。
    主人胸次俱收拾,筆力雖饒萬象慳。

    478 《壬戌仲春隆慶因老留上藍與璉老往還余續至相》 宋·曾豐

    山立堂堂古白眉,一龍一象殿江西。
    春秋多寡弟兄是,朝暮往還賓主誰。
    籐坐萍團邀二妙,其間著我成三笑。
    無夏無夷跡自融,不儒不釋心相照。
    遠公送出如欲留,陶令辭行如欲休。
    殊覺上藍今勝踐,少分前輩舊風流。

    479 《戲效長慶律體即事與高文倩》 明·程嘉燧

    蛾眉蟾月兩嬋娟,憶遇如花勝會仙。
    近逐歌喉須闖席,遙開笑靨待過船。
    燈前墜馬妝仍好,酒后驚鴻態更偏。
    才調直欺文字飲,風騷橫逞士夫筵。

    480 《贈顧杭州貞叔》 明·王稚登

    才高誰識顧君平,身著青袍世所輕。
    楊柳不曾湖上看,芙蓉元在幕中生。
    馬頭云斷家山色,官舍潮連夜雨聲。
    流水白云心盡折,丈夫辛苦為微名。

    * 關于著心的詩詞 描寫著心的詩詞 帶有著心的詩詞 包含著心的古詩詞(4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