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眼石的詩詞(1488首)
621
《宿青綏鋪》 宋·童蒙
跋涉千千里,我行亦良勤。
戒途桂林臘,解轡盱水春。
赤石照病眼,紅泉濯征塵。
麻姑顧我笑,問別何所因。
624
《泗州山》 宋·王獻臣
大石小石皆羅列,造化安排非人設。
覆者如軒深者洞,方者如屏平者席。
可以安尊罍,可以橫琴瑟。
天邊烏兔眼前飛,海上波瀾掌中白。
625
《寶林寺》 宋·王英孫
飛來幾千載,臺殿壓岧峣。
落日飛仙鼠,秋風下健雕。
山腰危露石,海眼暗通潮。
堪嘆玄英后,詩名竟寂寥。
626
《題倪文昌玉湖書院》 宋·韋奇
齊齋老子今安在,一去人間余廿載。
白衣蒼狗幾千回,惟有溪山長不改。
吳興勝概夸玉湖,鵝溪一幅玄暉圖。
天光上下渺無極,寒玉倒浸清冰壺。
628
《洞霄紀游》 宋·聞鑒
從來此山中,不記幾游歷。
每緣困杯酌,未暇賦篇什。
屢恐為山羞,欲吟嗟思澀。
今晨始杖屨,醒眼看泉石。
630
《重過瑞金江》 宋·吳浚
水瘦灘聲健,天寒霜意新。
犬牙舟過石,魚貫路行人。
到眼心應識,回頭跡易陳。
時平刀劍息,失喜問遺民。
631
《別永福張景山》 宋·五邁
我友滿天下,面交如斗量。
最晚得張子,群中孤鳳凰。
秀氣分高蓋,妙年侔洛陽。
趨向頗近道,才具已老蒼。
632
《便橋泊舟》 宋·項詵
身寄一葉舟,擾擾又行役。
不知寒襲人,但覺酒無力。
霜剝岸石裂,風激水波逆。
望眼浩無涯,遠山相對碧。
633
《嚴隱君九齡適軒》 宋·謝諤
陶公勛業在姑蘇,扁舟歸來春水湖。
張良亦從赤松子,拋擲兵閒黃石書。
平吳戮項本無事,所適定非真適意。
戰酣人境強回頭,晚乃逍遙脫塵累。
634
《天臺道中》 宋·謝深甫
溪繞青山路繞溪,山長溪曲路高低。
晴灘淺濕舟如蕩,危磴棱層石作梯。
晚照荒村飛鳥入,秋風落木敗蟬嘶。
碧云四合長天暮,轉使鄉關望眼迷。
635
《風水洞》 宋·許元佑
野寺依山立,松橋避石斜。
壞梁飛白蟻,枯木掛青蛇。
道露悲蓬轉,功名惜鬢華。
聊將洞中水,試洗眼前花。
636
《留別龍隱巖》 宋·許子紹
矯首初來北斗峰,直穿山腹作玲瓏。
石間蛻骨痕猶在,淵底藏死不更通。
霖雨幾時巖墅去,臥龍底處草廬空。
眼中要識真英物,寓亦何勞想下風。
637
《游老君洞》 宋·楊幼輿
陰陽無端更去流,世間盛福難全收。
古人一麾恥外郡,今我半刺來邊州。
到官未久出按懸,滿眼猺獞森戈矛。
誰知造化默相補,玉融山水何清幽。
638
《憶匡山》 宋·俞躍龍
匡廬一掬里,雪眼嗽天根。
時落凍僧影,不逢飛鳥痕。
夢中石門路,月照柴桑村。
春水自茲遠,幽期空復存。
639
《慶元三年以職事至零陵訪澹巖》 宋·俞徵
傳聞此地稀,來為細搜奇。
眩眼珠泉滴,抬頭玉乳垂。
虛明天廣大,重疊石參差。
坐久衣襟潤,聲翻語笑隨。
幽深多怪巧,高下復逶迤。
歷覽仙君跡,難酬太史詩。
自然千古意,形詠愧蕪詞。
* 關于眼石的詩詞 描寫眼石的詩詞 帶有眼石的詩詞 包含眼石的古詩詞(14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