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傳白馬,寺假金牛。祖意西來,江水東流。于我何有,色見音求。千帆任過,長對沙洲。
前生坐下一高僧,失腳中元自怨辰。但記本來真面目,何須悔現宰官身。
精不搖,神不驕,鬢任髡,顏任凋。人擾擾而膠膠,爾寂寂而寥寥。知壺子其誰何,異漁父之堪描。往壁觀以默照,免室邇而人遙。
往來四度過萍鄉,斗實誰能辨有亡。爾欲常常如對我,莫增酒課罔征商。
塵滿形容雪滿頭,分無仙骨到瀛洲。希夷更請旁人看,曾急流中勇退不。
雖非戚戚小人儒,亦豈堂堂大丈夫。寫向廣文官舍里,巍冠為我講唐虞。
休夸歲歲花相似,莫嘆年年貌不同。閑伴長松與龜鶴,免將開落問東風。
王父當年此治中,嗟予鬢角未成童。只因闔郡攀泥軾,何事偏圖鶴發翁。
昔方三五少年,便作阿婆心切。今以八十老翁,卻學小兒口說。如何不言不語,莫問是同是別。只愿年豐飽吃飯,肚皮解了三條蔑。
少年日醉郁孤臺,鼎立三禪屢往來。豪氣雖存誰復識,形容變盡鬢皚皚。
惠州是生緣,嘉州是得遇。漳州走落水,潭州沒去處。
元豐一皂吏,三番遭配隸。空余悟真篇,帶些鉛汞氣。
大宋天師林侍晨,飛罡躡紀召風霆。四十五年人事足,中秋歸去月三更。
虎已伏,龍已降,獼猴不復窺六窗。萬籟無聲秋夜靜,一輪明月照西江。
廬山之下,繡谷之中。一江夜月,萬壑松風。此意誰能委,岳陽城外松。
鶴頸龜腮骨已仙,星壇長嘯誦瓊篇。自從闕下歸仙后,一枕清風幾萬年。
光和初載大丹成,有甚工夫事漢靈。夜半玉輿飛紫露,春風春雨滿陽平。
玉局瑤篇龍鳳文,三元開度士如云。翻身踏著蓬萊路,浴罷焚香自入墳。
禿頭儉相,做盡模樣。張平叔若不再來,石得之不成信向。
杏林驛,雪之夕。老師張,弟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