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真氣的詩詞(2344首)

    381 《登廬山峰頂寺》 唐·劉昚虛

    孤峰臨萬象,秋氣何高清。
    天際南郡出,林端西江明。
    山門二緇叟,振錫聞幽聲。
    心照有無界,業懸前后生。
    雖知真機靜,尚與愛網并。
    方首金門路,未遑參道情。

    382 《送王道士》 唐·秦系

    真人俄整舄,雙鶴屢飛翔。
    恐入壺中住,須傳肘后方。
    霓裳云氣潤,石徑術苗香。
    一去何時見,仙家日月長。

    383 《送王道士》 唐·秦系

    真人俄整舄,雙鶴屢飛翔。
    恐入壺中住,須傳肘后方。
    霓裳云氣潤,石徑術苗香。
    一去何時見,仙家日月長。

    384 《金山行(潤州金山寺,寺在江心)》 唐·竇庠

    西江中da波四截,涌出一峰青堞eJ.外如削成中缺裂,陽氣發生陰氣結。
    是時炎天五六月,上有火云下冰雪。
    夜色晨光相蕩沃,積翠流霞滿坑谷。

    385 《綸與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員外發崔補闕峒…侯倉曹釗》 唐·盧綸

    稟命孤且賤,少為病所嬰。
    八歲始讀書,四方遂有兵。
    童心幸不羈,此去負平生。
    是月胡入洛,明年天隕星。

    386 《聞故人自征戍回》 唐·王建

    昔聞著征戍,三年一還鄉。
    今來不換兵,須死在戰場。
    念子無氣力,徒學事戎行。
    少年得生還,有同墮穹蒼。

    婉約地名寫景思鄉

    387 《姑蘇懷古送秀才下第歸江南》 唐·劉商

    姑蘇臺枕吳江水,層級鱗差向天倚。
    秋高露白萬林空,低望吳田三百里。
    當時雄盛如何比,千仞無根立平地。

    388 《宴柏臺》 唐·陳翊

    華臺陳桂席,密榭宴清真。
    柏葉猶霜氣,桃花似漢津。
    青尊照深夕,綠綺映芳春。
    欲憶相逢后,無言嶺海人。

    389 《與道者同守庚申》 唐·權德輿

    洞真善救世,守夜看仙經。
    俾我外持內,當茲申配庚。
    齋心已恬愉,澡身自澄明。
    沉沉簾幃下,靄靄燈燭清。

    390 《與道者同守庚申》 唐·權德輿

    洞真善救世,守夜看仙經。
    俾我外持內,當茲申配庚。
    齋心已恬愉,澡身自澄明。
    沉沉簾幃下,靄靄燈燭清。

    391 《奉送韋起居老舅百日假滿歸嵩陽舊居》 唐·權德輿

    威鳳翔紫氣,孤云出寥天。
    奇采與幽姿,縹緲皆自然。
    嘗聞陶唐氏,亦有巢由全。
    以此聳風俗,豈必效羈牽。

    392 《嚴陵釣臺下作》 唐·權德輿

    絕頂聳蒼翠,清湍石磷磷。
    先生晦其中,天子不得臣。
    心靈棲顥氣,纓冕猶緇塵。
    不樂禁中臥,卻歸江上春。

    393 《哭劉四尚書(勒于碑陰)》 唐·權德輿

    士友惜賢人,天朝喪守臣。
    才華推獨步,聲氣幸相親。
    理析寰中妙,儒為席上珍。
    笑言成月旦,風韻挹天真。

    394 《守郡累年俄及知命聊以言志》 唐·羊士諤

    南國疑逋客,東山作老夫。
    登朝非大隱,出谷是真愚。
    氣直慚龍劍,心清愛玉壺。
    聊持循吏傳,早晚□為徒。

    395 《述舊紀勛寄太原李光顏侍中二首》 唐·楊巨源

    玉塞含凄見雁行,北垣新詔拜龍驤。
    弟兄間世真飛將,貔虎歸時似故鄉。
    鼓角因風飄朔氣,旌旗映水發秋光。

    396 《和元員外題升平里新齋》 唐·楊巨源

    自知休沐諸幽勝,遂肯高齋枕廣衢。
    舊地已開新玉圃,春山仍展綠云圖。
    心源邀得閑詩證,肺氣宜將慢酒扶。
    此外唯應任真宰,同塵敢是道門樞。

    397 《秋懷詩十一首》 唐·韓愈

    窗前兩好樹,眾葉光薿薿.秋風一拂披,策策鳴不已。
    微燈照空床,夜半偏入耳。
    愁憂無端來,感嘆成坐起。
    天明視顏色,與故不相似。

    398 《送惠師(愈在連州與釋景常、元惠游·惠師即元惠也)》 唐·韓愈

    惠師浮屠者,乃是不羈人。
    十五愛山水,超然謝朋親。
    脫冠剪頭發,飛步遺蹤塵。
    發跡入四明,梯空上秋旻.

    399 《送靈師》 唐·韓愈

    佛法入中國,爾來六百年。
    齊民逃賦役,高士著幽禪。
    官吏不之制,紛紛聽其然。
    耕桑日失隸,朝署時遺賢。

    樂府寫柳

    400 《崔十六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韻》 唐·韓愈

    崔君初來時,相識頗未慣。
    但聞赤縣尉,不比博士慢。
    賃屋得連墻,往來忻莫間。
    我時亦新居,觸事苦難辦。

    * 關于真氣的詩詞 描寫真氣的詩詞 帶有真氣的詩詞 包含真氣的古詩詞(234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