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滿形容雪滿頭,分無仙骨到瀛洲。希夷更請旁人看,曾急流中勇退不。
元豐一皂吏,三番遭配隸。空余悟真篇,帶些鉛汞氣。
大宋天師林侍晨,飛罡躡紀召風霆。四十五年人事足,中秋歸去月三更。
鶴頸龜腮骨已仙,星壇長嘯誦瓊篇。自從闕下歸仙后,一枕清風幾萬年。
光和初載大丹成,有甚工夫事漢靈。夜半玉輿飛紫露,春風春雨滿陽平。
玉局瑤篇龍鳳文,三元開度士如云。翻身踏著蓬萊路,浴罷焚香自入墳。
云錦山前煉大丹,六天魔魅骨毛寒。一從飛鶴歸玄省,煙雨瀟瀟玉局壇。
宦游閱盡山川勝,歸老方知氣味真。歌哭不移身自穩,往還無間語尤親。永懷前輩無因見,猶喜諸郎有此人。千歲展禽風未改,不加雕琢世稱珍。
思真洞兮云水深,道人居兮鬼神欽。山花笑兮松竹陰,巖溜潺潺兮千古音。何時一造兮清神襟,攀石蘿兮共笑吟。
前賢惟有太丘真,豈謂于今見后身。雖是一時為逐客,不妨千古作全人。自從別從心如渴,卻喜詩來句絕塵。無計復陪花下醉,對花只覺倍傷春。
王式當年本不來,那堪歲晚犯塵埃。淮分南北誰為梗,路適東西意自哀。錦纜千艘分玉帛,冰河萬處碎瓊瑰。只消一夜東風力,一一船頭盡撥開。
見井渴已止,投林心更欣。行方觸炎熱,坐覺遠塵紛。誰滿鵷鷺集,子猶麋鹿群。融州在何處,壁字帶巖云。
不見融州使,無從可寄書。仙巖忽逢字,驛騎想非疏。室近宜人桂,官勝沖尹驢。江南熱猶劇,嶺外比何如。
穿鑿須當二九深。甘泉自有應清吟。更祈治病名丹井,相稱山侗普濟心。人聽勸,作知音。重陽妙趣好追尋。紫芝氣焰生形象,碧眼真如上寶
羽帔褊褼下赤城,燒松禿兔氣尤清。書成胝手憐心苦,神護頳肩覺擔輕。萬笈云簽來北闕,一朝寶翰得東明。明年我欲仙游去,要聽巖扃曉誦聲。
淅淅風搖業葦,霏霏雨弄新晴。坐對江南山色,往來無限離情。塔影參差波面,歌聲宛轉樓頭。山負少年行樂,更輪衲子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