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看花紅的詩詞(1790首)

    61 《木蘭花慢(別云屋席間賦)》 宋·劉辰翁

    午橋清夜飲,花露重、燭光寒。
    約處處行歌,朝朝買酒,典卻朝衫。
    尊前自堪一醉,但落紅、枝上不堪安。
    歸去柳陰行月,酒醒畫角聲殘。

    62 《蝶戀花》 宋·彭元遜

    日晚游人酥粉涴。
    四雨亭前,面面看花坐。
    扇拂游蜂青杏墮。
    新紅一路秋千過。
    簾外清歌簾底和。
    自理琵琶,不用笙佐。
    八折香羅余碧唾。
    露花點筆輕題破。

    63 《看花四絕句》 宋·司馬光

    洛陽春日最繁華,紅綠陰中十萬家。
    誰道群花如錦鄉,人將錦繡學群花。

    64 《木蘭花/玉樓春》 宋·無名氏

    北湖云錦。
    鋪遍琉璃三萬頃。
    風月詩仙。
    趁得花時出洞天。
    紅菱碧藕。
    滿勸一杯千歲壽。
    來歲看花。
    新筑蘇堤路上沙。

    65 《小雨看海棠》 宋·曹勛

    浣花紅綠四回環,何事輕陰作嫩寒。
    應是化工知勝處,海棠宜向雨中看。

    66 《鮮于少府宅看花》 唐·李端

    謝家能植藥,萬簇相縈倚。
    爛熳綠苔前,嬋娟青草里。
    垂欄復照戶,映竹仍臨水。
    驟雨發芳香,回風舒錦綺。

    67 《韋員外東齋看花》 唐·李端

    入花凡幾步,此樹獨相留。
    發艷紅枝合,垂煙綠水幽。
    并開偏覺好,未落已成愁。
    一到芳菲下,空招兩鬢秋。

    68 《殘花》 唐·楊凝

    五馬踟躕在路岐,南來只為看花枝。
    鶯銜蝶弄紅芳盡,此日深閨那得知。

    69 《殘花》 唐·楊凝

    五馬踟躕在路岐,南來只為看花枝。
    鶯銜蝶弄紅芳盡,此日深閨那得知。

    70 《寓意(一作荊南陪楚尚書惜落花)》 唐·于鵠

    自小看花長不足,江邊尋得數株紅。
    黃昏人散東風起,吹落誰家明月中。

    神話故事

    71 《寓意(一作荊南陪楚尚書惜落花)》 唐·于鵠

    自小看花長不足,江邊尋得數株紅。
    黃昏人散東風起,吹落誰家明月中。

    72 《臨水看花》 唐·楊巨源

    一樹紅花映綠波,晴明騎馬好經過。
    今朝幾許風吹落,聞道蕭郎最惜多。

    73 《和杜中丞西禪院看花》 唐·楊巨源

    一林堆錦映千燈,照眼牽情欲不勝。
    知倚晴明嬌自足,解將顏色醉相仍。
    好風輕引香煙入,甘露才和粉艷凝。

    74 《和郴州楊侍郎玩郡齋紫薇花十四韻》 唐·劉禹錫

    幾年丹霄上,出入金華省。
    暫別萬年枝,看花桂陽嶺。
    南方足奇樹,公府成佳境。
    綠陰交廣除,明艷透蕭屏。

    節日宴會喜悅

    75 《夜后把火看花南園招李十一兵曹不至呈座上諸公》 唐·呂溫

    夭桃紅燭正相鮮,傲吏閑齋困獨眠。
    應是夢中飛作蝶,悠揚只在此花前。

    76 《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絕句·看花屋》 唐·白居易

    忽驚映樹新開屋,卻似當檐故種花。
    可惜年年紅似火,今春始得屬元家。

    77 《春陪相公看花宴會二首》 唐·徐凝

    丞相邀歡事事同,玉簫金管咽東風。
    百分春酒莫辭醉,明日的無今日紅。
    木蘭花謝可憐條,遠道音書轉寂寥。
    春去一年春又盡,幾回空上望江橋。

    地方寫景懷古抒情感慨愛國

    78 《同友人看花》 唐·朱慶馀

    尋花不問春深淺,縱是殘紅也入詩。
    每個樹邊行一匝,誰家園里最多時。

    79 《醉中看花因思去歲之任》 唐·薛逢

    去歲乘軺出上京,軍機旦暮促前程。
    狂花野草途中恨,春月秋風劍外情。
    愁見瘴煙遮路色,厭聞溪水下灘聲。
    不辭醉伴諸年少,羞對紅妝白發生。

    友情

    80 《看花回(二之一·大石調)》 宋·柳永

    屈指勞生百歲期。
    榮瘁相隨。
    利牽名惹逡巡過,奈兩輪、玉走金飛。
    紅顏成白發,極品何為。
    塵事常多雅會稀。
    忍不開眉。
    畫堂歌管深深處,難忘酒盞花枝。
    醉鄉風景好,攜手同歸。

    * 關于看花紅的詩詞 描寫看花紅的詩詞 帶有看花紅的詩詞 包含看花紅的古詩詞(179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