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看承的詩詞(466首)

    101 《訪黃給事承往寶陀禮普門大士留偈》 宋·釋正覺

    泛舟誰畏海門津,丈室來尋彼上人。
    麈語欲求青眼舊,友心未爽白頭新。
    黃家羊臥藩籬晚,梅氏仙游島嶼春。
    糊餅饅頭看手段,觀音妙智在塵塵。

    102 《賦尚書》 唐·李世民

    崇文時駐步,東觀還停輦。
    輟膳玩三墳,暉燈披五典。
    寒心睹肉林,飛魄看沉湎。
    縱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鮮。
    滅身資累惡,成名由積善。
    既承百王末,戰兢隨歲轉。

    103 《詠司馬彪續漢志》 唐·李世民

    二儀初創象,三才乃分位。
    非惟樹司牧,固亦垂文字。
    綿代更膺期,芳圖無輟記。
    炎漢承君道,英謨纂神器。

    104 《舞曲歌辭·霓裳辭十首》 唐·王建

    弟子部中留一色,聽風聽水作霓裳。
    散聲未足重來授,直到床前見上皇。
    中管五弦初半曲,遙教合上隔簾聽。
    一聲聲向天頭落,效得仙人夜唱經。

    105 《雜曲歌辭·升平樂》 唐·薛能

    正氣繞宮樓,皇居信上游。
    遠岡延圣祚,平地載神州。
    會合皆重譯,潺湲近八流。
    中興豈假問,據此自千秋。

    抒情喜悅感慨

    106 《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 唐·王績

    伊昔逢喪亂,歷數閏當馀。
    豺狼塞衢路,桑梓成丘墟。
    余及爾皆亡,東西各異居。
    爾為背風鳥,我為涸轍魚。

    107 《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唐·崔日用

    軒相推風后,周官重夏卿。
    廟謀能允迪,韜略又縱橫。
    吉日四黃馬,宣王六月兵。
    擬清雞鹿塞,先指朔方城。

    108 《贈溫駙馬汝陽王》 唐·徐晶

    疇昔承馀論,文章幸濫推。
    夜陪銀漢賞,朝奉桂山詞。
    梁邸調歌日,秦樓按舞時。
    登高頻作賦,體物屢為詩。

    109 《疇昔篇》 唐·駱賓王

    少年重英俠,弱歲賤衣冠。
    既托寰中賞,方承膝下歡。
    遨游灞水曲,風月洛城端。
    且知無玉饌,誰肯逐金丸。

    寫景送別友情

    110 《道家四首奉敕撰》 唐·張說

    金壇啟曙闈,真氣肅微微。
    落月銜仙竇,初霞拂羽衣。
    香隨龍節下,云逐鳳簫飛。
    暫住蓬萊戲,千年始一歸。

    111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臣樂游園宴》 唐·崔尚

    春日照長安,皇恩寵庶官。
    合錢承罷宴,賜帛復追歡。
    供帳憑高列,城池入迥寬。
    花催相國醉,鳥和樂人彈。
    北闕云中見,南山樹杪看。
    樂游宜締賞,舞詠惜將闌。

    112 《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 唐·許景先

    文武承邦式,風云感國禎。
    王師親賦政,廟略久論兵。
    漢主知三杰,周官統六卿。
    四方分閫受,千里坐謀成。

    113 《云陽驛陪崔使君邵道士夜宴》 唐·張子容

    一尉東南遠,誰知此夜歡。
    諸侯傾皂蓋,仙客整黃冠。
    染翰燈花滿,飛觴云氣寒。
    欣承國士遇,更借美人看。

    114 《奉和圣制答張說南出雀鼠谷》 唐·崔翹

    硤路繞河汾,晴光拂曙氛。
    笳吟中嶺樹,仗入半峰云。
    頓覺山原盡,平看邑里分。
    早行芳草迥,晚憩好風熏。
    嘉頌推英宰,春游扈圣君。
    共欣承睿渥,日月照天文。

    115 《同比部楊員外十五夜游有懷靜者季》 唐·王維

    承明少休沐,建禮省文書。
    夜漏行人息,歸鞍落日馀。
    懸知三五夕,萬戶千門辟。
    夜出曙翻歸,傾城滿南陌。

    116 《送司農崔丞》 唐·李頎

    黃鸝鳴官寺,香草色未已。
    同時皆省郎,而我獨留此。
    維監太倉粟,常對府小史。
    清陰羅廣庭,政事如流水。

    117 《王母歌》 唐·李頎

    武皇齋戒承華殿,端拱須臾王母見。
    霓旌照耀麒麟車,羽蓋淋漓孔雀扇。
    手指交梨遣帝食,可以長生臨宇縣。

    118 《早春贈別趙居士還江左,時長卿下第歸嵩陽舊居》 唐·劉長卿

    見君風塵里,意出風塵外。
    自有滄洲期,含情十馀載。
    深居鳳城曲,日預龍華會。
    果得僧家緣,能遺俗人態。

    119 《早春贈別趙居士還江左,時長卿下第歸嵩陽舊居》 唐·劉長卿

    見君風塵里,意出風塵外。
    自有滄洲期,含情十馀載。
    深居鳳城曲,日預龍華會。
    果得僧家緣,能遺俗人態。

    120 《送張獻心充副使歸河西雜句》 唐·岑參

    將門子弟君獨賢,一從受命常在邊。
    未至三十已高位,腰間金印色赭然。
    前日承恩白虎殿,歸來見者誰不羨。

    * 關于看承的詩詞 描寫看承的詩詞 帶有看承的詩詞 包含看承的古詩詞(4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