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相鶴經的詩詞(250首)

    201 《用東坡武昌寒溪韻三篇》 宋·朱槔

    故園山水真奇哉,三經蘭菊當年栽。
    自嗟流浪不知返,江城曉角愁吹梅。
    詩書邀我忽半世,車轂前卻連崔嵬。
    試尋夷路到圣處,馬力已竭煩輿臺。

    202 《寄廬陵劉國博會孟先輩》 宋·連文鳳

    吁嗟天地何夢中,魈{魎外換其}日夜噓寒風。
    萬物元氣銷鑠盡,文章千古無時窮。
    先生驅文挾風雨,筆勢不傍心自語。
    頖池水暖芹正香,物換星移時不魯。

    203 《妙庭觀》 宋·范良龔

    我昔遨游周八極,玉京金闕俱經歷。
    翩然騎鳳下瑤池,如與雙成獲相識。
    雙成侍燕王母旁,道貌方瞳照人碧。
    玉笙吹徹奉瓊觴,范子從旁丐馀瀝。

    204 《過齊山人居》 宋·石逢龍

    自說住居年,山靈夙有緣。
    看經醫病鶴,祭土鑿新泉。
    食相過饑歲,眠簑度雪天。
    所言非釋老,難與世人傳。

    205 《過齊山人居》 宋·翁逢龍

    自說住居年,山靈夙有緣。
    看經醫病鶴,祭土鑿新泉。
    食相過饑歲,眠蓑度雪天。
    所言非釋老,難與世人傳。

    206 《送華山隱歸西湖故居》 元·王士熙

    方士求仙入滄海,十二城樓定何在?金銅移盤露滿天,琪樹離離人不采。
    軒轅高拱圣明居,群仙真人左右趨。
    青牛谷口迎紫氣,白鶴洞中傳素書。
    珊珊鳴佩星辰遠,寂寂珠庭云霧虛。

    207 《宿牛首寺》 明·陳鐸

    到寺萬緣絕,蕭然宿峰頂。
    蒼蒼野色新,漠漠秋煙暝。
    相期話三生,夜坐石根冷。
    微涼入虛闌,老鶴語桐井。

    208 《過玄明宮故址有傷往事六十韻》 明·馬汝驥

    白日登遙陌,玄明問故宮。
    變桑徒靄靄,秀麥只芃芃。
    伊昔虞廷上,茲閹漢幄中。
    腹心推帝主,權位竊奸雄。

    209 《送秦文仲博士還三沙》 明·饒介

    東望大瀛海,影落扶桑弓。
    三洲直如矢,正射三山中。
    三山負曉日,曉日波浪紅。
    仙人不騎鶴,所適多御風。

    210 《簡虞勝伯》 明·阮孝思

    巷南巷北稀相見,奈彼村頭泥濘何。
    入手酒杯嗟有限,經心春事苦無多。
    窗簾花影聽鶯語,明月簫聲喚鶴馱。
    近報太湖新水闊,幾時鼓枻共君過?

    211 《楚岸吟寄牟子》 明·王廷陳

    楚岸長楊垂至地,百鳥嬌啼春自醉。
    晴絲冉冉墮碧空,風光頗為游人媚。
    我家黃子國,君住鄂王城。
    大江東下云霧接,滔滔應瀉故人情。

    212 《題方道人壺□詩》 明·王澤

    仙城芙蓉青匝溪,郁蕭瓊館開浮黎。
    飛甍仰空不可躋,青壁直上緣金梯。
    仙人星冠紫霞服,萬□不死中冥棲。
    山中芝田春雨熟,綠葉如掌人參齊。

    213 《贈吉山寺僧漫爾自述》 明·殷邁

    迢遙吉山隈,林端見喬木。
    齊梁有古寺,紺宇構巖麓。
    朝梵發孤煙,暮禪響幽瀑。
    淥水帶長川,青蕪暗平陸。

    214 《拂水莊贈錢受之宗伯》 明·尹伸

    虞山如娥眉,斜勢分城郭。
    其下為澄湖,光翠相磅礴。
    是宜有園林,收之以樓閣。
    湖山真性情,秋候饒領略。

    215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唐·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216 《附米黻所作挽詩五首》 宋·蘇軾

    方瞳正碧貌如圭,六月相逢萬里歸。
    口不談時經噩夢,心常懷蜀俟秋衣。
    可憐眾熱能偏舍,自是登真限莫違。
    書到鄉人望還舍,晉陵玄鶴已孤飛。

    217 《懷古眺望》 宋·宋祁

    城闉聊屬眺,千古恨悠悠。
    夏享空臺毀,韓亡故社留。
    廟祠旌潁鳳,溪水識巢牛。
    春色依林動,晨煙傍戍浮。

    218 《景仁將歸潁昌輒為詩二十韻紀贈》 宋·司馬光

    秀發西南美,挺生河策靈。
    雕龍蔚文采,老鶴瑩儀形。
    落筆高時雋,飛緌侍帝庭。
    英聲軼云漢,遠勢擊滄溟。

    219 《送吳耿先生》 宋·司馬光

    懦服若煙海,幾人潛圣心。
    難才誠自昔,賤學況于今。
    夫子獨神解,明時何陸沉。
    大羹無和味,至樂寡知音。

    220 《送吳安道學士知崇州》 宋·范仲淹

    一麾輕去奉蘭羞,共惜清賢豈易求。
    筮易暗驚鳴鶴遠,賦詩深望白駒留。
    古來經緯心皆曉,閑處光陰發半秋。
    長孺之才同吏隱,相寬頻上海邊樓。

    * 關于相鶴經的詩詞 描寫相鶴經的詩詞 帶有相鶴經的詩詞 包含相鶴經的古詩詞(25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