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相隨處的詩詞(985首)

    701 《三月三十日程氏館餞杜十四歸京》 唐·元稹

    江春今日盡,程館祖筵開。
    我正南冠縶,君尋北路回。
    謀身誠太拙,從宦苦無媒。
    處困方明命,遭時不在才。

    702 《泛春池》 唐·白居易

    白蘋湘渚曲,綠筱剡溪口。
    各在天一涯,信美非吾有。
    何如此庭內,水竹交左右。
    霜竹百千竿,煙波六七畝。

    春天

    703 《曲江感秋二首》 唐·白居易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
    長慶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間十四年,六年居譴黜。
    窮通與榮悴,委運隨外物。

    704 《歲假內命酒贈周判官、蕭協律》 唐·白居易

    共知欲老流年急,且喜新正假日頻。
    聞健此時相勸醉,偷閑何處共尋春。
    腳隨周叟行猶疾,頭比蕭翁白未勻。
    歲酒先拈辭不得,被君推作少年人。

    705 《春盡日宴罷,感事獨吟(開成五年三月三十日作)》 唐·白居易

    五年三月今朝盡,客散筵空獨掩扉。
    病共樂天相伴住,春隨樊子一時歸。
    閑聽鶯語移時立,思逐楊花觸處飛。
    金帶縋腰衫委地,年年衰瘦不勝衣。

    706 《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 唐·李紳

    天將南北分寒燠,北被羔裘南卉服。
    寒氣凝為戎虜驕,炎蒸結作蟲虺毒。
    周王止化惟荊蠻,漢武鑿遠通孱顏。

    節日宴會喜悅

    707 《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 唐·李紳

    天將南北分寒燠,北被羔裘南卉服。
    寒氣凝為戎虜驕,炎蒸結作蟲虺毒。
    周王止化惟荊蠻,漢武鑿遠通孱顏。

    708 《別春》 唐·姚合

    留春不得被春欺,春若無情遣泥誰。
    寂寞自疑生冷病,凄涼還似別親知。
    隨風未辨歸何處,澆酒唯求住少時。
    一去近當三百日,從朝至夜是相思。

    秋天夜晚懷友同情憂憤

    709 《感懷詩一首(時滄州用兵)》 唐·杜牧

    高文會隋季,提劍徇天意。
    扶持萬代人,步驟三皇地。
    圣云繼之神,神仍用文治。
    德澤酌生靈,沉酣薰骨髓。

    710 《感懷詩一首(時滄州用兵)》 唐·杜牧

    高文會隋季,提劍徇天意。
    扶持萬代人,步驟三皇地。
    圣云繼之神,神仍用文治。
    德澤酌生靈,沉酣薰骨髓。

    711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 唐·杜牧

    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諫垣。
    奏章為得地,齰齒負明恩。
    金虎知難動,毛釐亦恥言。
    掩頭雖欲吐,到口卻成吞。

    712 《送薛秀才南游》 唐·許渾

    姑蘇城外柳初凋,同上江樓更寂寥。
    繞壁舊詩塵漠漠,對窗寒竹雨瀟瀟。
    憐君別路隨秋雁,盡我離觴任晚潮。
    從此草玄應有處,白云青嶂一相招。

    贈別寫景抒情豪邁友情勸慰

    713 《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 唐·李商隱

    年鬢日堪悲,衡茅益自嗤。
    攻文枯若木,處世鈍如錘。
    敢忘垂堂戒,寧將暗室欺。
    懸頭曾苦學,折臂反成醫。

    714 《贈敬晊助教二首(一作無可詩)》 唐·劉得仁

    到來常聽說清虛,手把玄元七字書。
    仙籍不知名姓有,道情惟見往來疏。
    已能絕粒無饑色,早晚休官買隱居。

    715 《和段校書冬夕寄題廬山》 唐·劉得仁

    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時。
    是夕吟因話,他年必去隨。
    嘗聞廬岳頂,半入楚江湄。
    幾處懸崖上,千尋瀑布垂。

    婦女閨怨抒情

    716 《醉春風》 唐·薛逢

    去年春似今年春,依舊野花愁殺人。
    犍為縣里古城上,開是好花飛是塵。
    戲蝶狂蜂相往返,一枝花上聲千萬。

    717 《送令狐郎中赴郢州》 唐·趙嘏

    佐幕才多始拜侯,一門清貴動神州。
    霜蹄曉駐秦云斷,野旆晴翻郢樹秋。
    幾處塵生隨候騎,半江帆盡見分流。
    大馮罷相吟詩地,莫惜頻登白雪樓。

    春天閨怨

    718 《襄州獻盧尚書》 唐·姚鵠

    立事成功盡遠圖,一方獨與萬方殊。
    藩臣皆競師兵略,相國今多揖廟謨。
    禮樂政行凋弊俗,歌謠聲徹帝王都。
    即隨鳳詔歸何處,只是操持造化爐。

    719 《贈源寂禪師》 唐·薛能

    瓶缽鎮隨腰,怡然處寂寥。
    門禪從北祖,僧格似南朝。
    性近徒相許,緣多愧未銷。
    何傳能法慧,此岸要津橋。

    720 《贈源寂禪師》 唐·薛能

    瓶缽鎮隨腰,怡然處寂寥。
    門禪從北祖,僧格似南朝。
    性近徒相許,緣多愧未銷。
    何傳能法慧,此岸要津橋。

    * 關于相隨處的詩詞 描寫相隨處的詩詞 帶有相隨處的詩詞 包含相隨處的古詩詞(98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