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相附的詩詞(335首)

    241 《過東昌有感》 明·劉基

    夜發高唐灣,旦及東昌郭。
    喬樹拂疏星,霜飛月將落。
    仰觀天宇清,平見原野廓。
    白楊號悲風,蔓草杳漠漠。

    242 《惜昔行贈楊仲亨》 明·楊基

    嗟我憶昔來臨濠,親友相送妻孥號。
    牽衣上船江雨急,辟歷半夜翻洪濤。
    濠州里長我所識,憐我一月風波勞。
    呼兒掃榻妾置酒,買魚炊飯羞溪毛。

    243 《鋤園》 宋·韓維

    上天浩無私,眾草同一榮。
    青青十步間。
    薰臭相雜并。
    卉藥數不多,十百其品名。

    244 《郊居值雨》 宋·韓維

    愁云覆西郊,氣象棲以冽。
    夜雨朝不止,冰霰相纏結。
    南堂何蕭條,散秩坐超忽。
    頹然附爐炭,兩髁冷如鐵。

    245 《淮揚大水》 宋·鄭獬

    淮揚水暴不可言,繞城四面長波皴。
    如一大瓢寄滄海,十萬生聚瓢中存。
    水之初作自何爾,舊堤有病亡其唇。
    劃然大浪劈地出,正如百萬狂牛犇。

    246 《別王彥祖宮贊》 宋·強至

    別襟曾判宋玉臺,魏北相逢一笑開。
    帥府紅蓮曾入幕,公堂黃菊偶銜杯。
    未應許國全無策,只恐趨時自有才。
    且置功名歸度外,詩筒頻附塞鴻來。

    247 《別林仁祖御史》 宋·強至

    論交鄉里各兒童,三紀相看兩鬢蓬。
    孤宦無資元附驥,故人得意近乘驄。
    秦儀面激殊今日,管鮑心知有古風。
    歸興嚴程何太急,片時車馬復西東。

    248 《送吳令常甫之武平》 宋·強至

    朝廷重一邑,悼昔容備員。
    自嚴薦舉法,頗號近得賢。
    仕者既擇地,主恩那罄宣。
    遐封暨惡壤,十必九棄捐。

    249 《張君枉道顧予因書短篇以答來貺》 宋·強至

    煌煌肉食有高冠,附者如馳順坂丸。
    吾子與時誠異向,窮山為我肯相看。
    更煩溢幅投璣琲,自愧無門借羽翰。
    努力窮年求祿仕,而今行路倍云難。

    250 《離京兆日獨里人葉舜舉秘丞胡從道戶曹遠餞至》 宋·強至

    兩經辟命住秦關,府罷東隨相國還。
    物態當時傾附后,人情今日有無間。
    青門雨送歸行色,白酒風吹上別顏。
    相見去留終不改,只應同里與南山。

    251 《依韻和達守徐郎中見寄》 宋·強至

    饒鼓鳴船送出都,中間不奉一行書。
    荷公恩禮無時薄,接物襟懷似舊虛。
    久別近參元帥幕,相逢屢枉使君車。
    詩筒自附西為驛,那要煙波雙鯉魚。

    252 《至洪澤寄呂少馮介然》 宋·吳則禮

    來往都梁真有期,瘦藤挈挈要追隨。
    獨憐老子蒙頭睡,不見梅花如雪時。
    經爐飽附僧伽火,齋缽長分庾氏糜。
    歲暮東窗好晴日,傳聲阿遁正相思。

    253 《過洞庭》 宋·張栻

    城頭雞一號,浩蕩風腳回。
    篙師起相呼,牽帆上高桅。
    我亦推枕聽,波浪聲轟豗。
    窗間試一覘,萬頃銀山開。

    254 《次王促衡尚書鹿鳴宴韻》 宋·陳造

    儒冠幾經秦,士貴始藝祖。
    英儁承上意,不止工造語。
    文風逮列圣,秀異彌博取。
    即今再太平,比屋務稽古。

    255 《寄姚文發》 宋·鄭剛中

    芳蓀小繡肩相拍,拍初同作江湖客。
    夢里春風三十年,青銅照我頭都白。
    與公常日話瀟湘,恨不此身生兩翼。
    何如附驥得千里,再此搜尋舊蹤跡。

    256 《送緣庵主》 宋·王灼

    上人久習靜,閉門守一龕。
    猶恐市塵染,西岷撥晴嵐。
    歸來非本心,退結山中庵,秋風入我袂,又往天之南。

    257 《次韻王信州游棲云》 宋·鄧肅

    勝游出林杪,參天僅一分。
    從君如附驥,顧我愿為云。
    野色連空碧,幽香襲露薰。
    耦耕當卜此,橫笛夜相聞。

    258 《和陶神釋》 宋·吳芾

    人生稟一氣,自微而至著。
    不問富與貧,不論新與故。
    自有形影初,我便相親附。
    二子既有言,我寧無一語。

    259 《陳漕生辰代楊文作》 宋·仲并

    六管陽初復,前宵月尚圓。
    長庚俄夢李,崧岳故興宣。
    國使新恩數,忠臣夙眷偏。
    節龍開遠目,衣繡聳華年。

    260 《劉侍郎見和再用韻》 宋·王之望

    大方廣佛三身具,境號華嚴普賢住,三千凈土毛孔吞,百億化身塵剎赴。
    底事眉山跡偏顯,端由象法時將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線頓開方便路。

    * 關于相附的詩詞 描寫相附的詩詞 帶有相附的詩詞 包含相附的古詩詞(335首)
    chengrenyouxi